,从时间点来看,这个行动发生在十日前,正是他破获“摘星小组”、荣获云麾勋章、风头最盛之时。
这更像是一次针对性的情报收集与风险评估,为后续“樱花小组”的行动提供支持。
也就是说,“夜枭”必然密切关注着他的动向和处内对他的评价。
而且,“夜枭”还具备相关技能,因为成功的潜入、拍摄、撤离,需要一定的特工技能和心理素质,非一般人所能为。
林易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笃笃声,一个清晰的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成形:
首先要划定重点嫌疑范围,将调查重心暂时集中在有权限、有能力、有动机接触档案并对他林易抱有高度关注的中高层军官身上。
翟刚、周立群、赵世荣、甚至其他科室的负责人……都将被纳入初步的秘密观察名单。
当然,这份名单必须绝对保密,仅存在于他一人脑中。
借着就是寻找间接证据和异常,他暂时按兵不动,不再直接触碰指纹和脚印这条线,而是利用日常工作和接触,仔细观察名单上这些人的行为举止、人际关系、近期活动是否有异常之处。
例如,十日前那个夜晚,谁的行踪有疑点?谁近期与外界有非常规接触?谁对他的态度有微妙变化?
再有,就是利用“饵料”,或许可以故意释放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信息”,观察名单上人员的反应,看谁会对此表现出异常的关注,或者试图将情报传递出去。
而目前来看,利用“饵料”是最可行的,他最近正在追查“樱花小组”的下落,多的是可以做文章的地方!
“夜枭”绝不会只行动一次,只要他还在军情处,只要林易还在持续对日谍构成威胁,“夜枭”很可能再次行动。
随着思路逐渐清晰,林易眼中的迷茫和凝重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猎手般的耐心和冷冽。
他小心翼翼地将照片和底片收进一个不起眼的铁盒里,锁进办公桌最底层的暗格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