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方辰将手中的两本书放到林易面前:“我们在王怀安的家中和他随身携带的乌木箱内分别发现了这两本一模一样的书,这显然是不寻常的。”
“我看看!”
林易眼睛一亮,猛地抬起头,连忙接过了方辰手中那两本封面陈旧、纸张泛黄的《钟表维修艺术(第三版)》。
“乌木箱内就这一本书吗?还有,在他家中发现的位置是哪?”
方辰见林易对这个疑点如此感兴趣,心中窃喜,答道:“是的,就这一本!兄弟们从他卧室床头柜搜出的。”
有问题!
这肯定有问题,不然谁会把两本一模一样的书放在贴身最近的地方,必然是为了方便随时查阅!
而什么样的书才需要随时查阅呢?
答案只有一个——密码本!
“这应该是密码本!不过,这还有待验证。”林易立刻翻开了两本书进行对照,查看是否有不同的地方。
“密码本?”方辰有些茫然:“您是说这两本书可以充当密码本?可承担密码的载体在哪?”
“当然是报纸!”林易一边快速翻阅校对,一边飞快地吩咐道:“方辰,你在这5份报纸固定的相同板块里找一下,尤其注意那些格式、内容和字数相似的文本,把它们通通标注出来!密码的载体,应该就是这些文字!”
“是!”方辰隐约理解了林易的意图,于是立刻从桌上寻了纸笔,撸起袖子就开干。
半小时过后,核对完两本书的林易长长舒了一口气,随后竟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一扫此前的凝重神情。
方辰也完成了手头的文本标注工作,满脸不解地看着突然喜笑颜开的林易:“林长官,为什么您这么高兴?”
“这两本书内容、印刷、排版都并无差别,几乎可以确定是密码本无疑了!”林易笑着看向方辰,神情激动:“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方辰也反应了过来,激动地瞬间站起身:“我们找到钥匙了!”
“是的!我们找到了开锁的钥匙,眼下欠缺的,只是开锁的方式!”林易斩钉截铁地说道:“而那把锁,就在你找出的这些文本里!”
方辰立刻拿过自己刚才标注好的板块,逐一展示给林易看:“林长官,您看,我刚才一共找到了这三处符合特征的地方,分别在启事栏、广告栏、新闻栏。”
林易凑近去看,同时翻开了手中的《钟表维修艺术(第三版)》。
林易再次将目光聚焦在关键日期前后的这5份报纸上,先从新闻栏和启事栏看起,但很快他就暂时搁置了。
这些版面审查是最严格的,根本就没有肉眼可见的规律,极难一下看出。
怎么确定到底是哪个文本有问题呢?
两人望着五份报纸,一时间犯了难......
过了一会,林易摇了摇头:“不行,黑鸦不开口,我们这样追查就如盲人摸象,哪怕靠猜也不一定是准确的。”
“林长官,那怎么办?”方辰一听立刻急了。
“你看你,又急。”林易沉稳地拍了拍方辰的肩膀:“你最近一直带着兄弟们跟踪黑鸦,也没有好好休息,你先去休息吧,容我想想办法!”
“好吧......”方辰这些天确实是累了,眼见破译密码的事情没有头绪,犹豫了一下便离开休息了。
等方辰离开后,林易又想了想,最终决定还是借助自己的外挂——情报系统!
按照情报系统此前的规则,只要击杀敌人就能刷新情报,那杀了张开基这个汉奸能不能触发呢?
这就要看情报系统所说的“敌人”的定义了。
情报系统的“敌人”到底指的是国家的敌人,还是林易的敌人,抑或是林易目前所处阵营的敌人?
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差距可不小,尤其是在多方势力交织的谍战场上,往往这三者既有区别,又有重合,甚至有“薛定谔”的叠加态!
林易苦笑,开外挂也不是万能的,还得看能不能满足判定条件。
但好在,张开基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