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莹剔透,看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等这些桑葚晒干,我们先运回百草堂应急。”张阳看着竹筛里的桑葚,轻声说道,“只是刘二狗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下次再来采桑葚,怕是会更麻烦。”
林婉儿想了想,说道:“我知道南山深处还有一片桑林,很少有人去,明天我带你们去那里采。只是路有点难走,得早点出发。”
王雪和张阳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希望。“好!明天我们一早就来!”王雪用力点头,看着竹筛里的桑葚,仿佛看到了村民们康福的笑脸。
夕阳把青石镇的石板路染成暖黄色时,王雪和张阳终于背着晒干的桑葚回到百草堂。刚推开木门,就见王宁正蹲在药炉前,给一个孩子煎药,药香混着桑葚的甜香在屋里弥漫。
“哥,我们回来了!”王雪把药篮往地上一放,掀开油纸,露出里面暗紫色的干燥桑葚果穗,“多亏了婉儿姐帮忙,我们不仅采到了桑葚,还找到了另一处桑林,明天就能再去采!”
王宁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凑过来查看桑葚:“不错,果穗饱满,干燥度也够,能入药。”他转头看向张阳,“路上没再遇到刘二狗的人吧?”
“没有,婉儿姐说会帮我们盯着,让我们先把桑葚运回来。”张阳一边收拾竹筛,一边答道,“只是孙玉国那边怕是还会捣乱,今天在市集上,我听见郑钦文跟村民说,桑葚性寒,吃了会拉肚子,好多人都不敢来咱们这儿拿药了。”
王宁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散去的人群,心里有了主意:“明天一早,咱们在药铺前设个义诊台,现场用桑椹煮水,让村民们亲身体验药效,再好好跟他们说说桑椹的药性,总不能让孙玉国的谣言一直误导大家。”
第二天天刚亮,张娜就带着学徒在百草堂门口搭起了木台,台上摆着陶壶、粗瓷碗,还有一筐新鲜的桑葚和晒干的桑葚果穗。王宁穿着干净的长衫,坐在台前,面前放着脉枕,准备给村民们问诊。
可直到日头升高,来问诊的村民却寥寥无几。偶尔有人路过,也只是远远地看一眼,就匆匆走开了。王雪站在台边,急得直跺脚:“肯定是郑钦文又在四处造谣了,不然乡亲们怎么都不敢过来?”
正说着,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是张婆婆,她身后还跟着几个老人。“王医师,我们来给你捧场!”张婆婆走到台前,笑着说,“昨天喝了你给的桑葚水,我夜里终于睡踏实了,肚子也不胀了。那些谣言我才不信,你是真心为我们治病的好医师。”
王宁心里一暖,连忙给张婆婆搭脉:“您的脉象比昨天好多了,再喝两天桑葚水,就能彻底好利索。”他一边说着,一边让张娜把煮好的桑葚水倒在粗瓷碗里,递给张婆婆,“您再尝尝,这是用新鲜桑葚煮的,口感更清甜些。”
张婆婆接过碗,喝了一口,眯起眼睛笑道:“好喝!比昨天的更甜,喝下去心里也舒坦。”
周围的村民见张婆婆喝了没事,又听她说效果好,渐渐围了过来。一个中年男人犹豫着走上前:“王医师,我最近总觉得口干,想喝水又怕拉肚子,郑钦文说桑椹性寒,我这脾胃不好的人不能喝……”
王宁示意男人坐下,伸手搭脉,又看了看他的舌苔:“你这是轻度燥症,脾胃确实有些虚弱,但桑葚虽寒,却不是所有人都不能吃。”他从药筐里拿出少量晒干的桑葚,又取了几片生姜,“你可以用桑葚搭配生姜一起煮水喝,生姜性温,能中和桑葚的寒性,既可以缓解口干,又不会伤脾胃。”他一边说着,一边把桑葚和生姜递给男人,“你回去试试,要是有不舒服,再过来找我。”
男人接过药材,半信半疑地走了。这时,人群里突然传来一个声音:“王医师,你说桑葚能治病,可孙医师说桑葚会伤脾胃,到底谁的话才可信啊?”
王宁站起身,拿起一串新鲜的桑葚,对村民们说:“大家看,这桑葚是聚花果,成熟的果实呈暗紫色或棕红色,味甘酸,性寒,归心、肝、肾经,能滋阴养血、生津润肠,对咱们现在的燥症正好对症。”他又指了指药筐里的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