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手里还拿着本线装书。\"你们在这儿热闹什么?\"他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翻开书页指着上面的图画,\"这桂花子啊,《本草纲目》里写得明明白白:'桂子,辛温,治疝气,疏肝气......'王宁用它治病,是正儿八经的古法。\"
人群里顿时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啧啧声。有人往济世堂的方向啐了口唾沫,有人已经开始盘算着去百草堂抓药。林婉儿看着满树青褐的果实,又看了看身旁被村民围住问东问西的王宁,忽然觉得这山间的桂香,比往日更清冽了些。
夕阳把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王雪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前面,手里的桂花枝晃啊晃,枝上的果实像串小小的灯笼,在暮色里闪着光。
百草堂的门槛快被踏破时,钱多多的马车轱辘声从镇口传了过来。他穿件宝蓝色绸缎马褂,腰间挂着个翡翠算盘,车辕上捆着的药箱晃悠着,露出里面整整齐齐的当归和黄芪。
\"王老弟,我来送新药了!\"钱多多掀开车帘跳下来,圆脸上的肉随着动作颤了颤,刚要往里走,却被门口围着的村民堵了个正着。\"哟,这是咋了?赶集呢?\"
\"钱老板来得正好!\"李木匠从人群里挤出来,手里还攥着那包害人的川楝子,\"您给评评理,孙玉国拿这玩意儿当神药卖,差点把人害死!倒是王掌柜用桂花子救了命,还有人说那是野果子!\"
钱多多眨了眨眼,把翡翠算盘往怀里一揣,凑过去看那川楝子,突然\"嗤\"地笑出了声:\"孙玉国这老小子,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这川楝子性寒,治热疝还得配着其他药,给寒疝病人用,不是火上浇油吗?\"他转头看向王宁,拱手道,\"老弟,你用的啥药?\"
\"桂花子。\"王宁正给个老汉诊脉,闻言抬了抬下巴,示意柜台前的簸箕,\"去年从你那儿收的货,浙江产区的。\"
\"桂花子?\"钱多多眼睛一亮,几步冲到柜台前,抓起一把桂花子凑到鼻尖闻了闻,又捻起一枚对着光看,\"好东西啊!你看这色泽,这油性,绝对是道地药材!\"他突然一拍大腿,\"我记起来了,前年我老家表叔就得过这病,疼得直打滚,还是我给他寄了斤桂花子,配着当归煮水喝,没几天就好了!\"
这话一出,人群里顿时起了骚动。有人扯着钱多多的袖子追问细节,有人已经开始数落刘二狗造谣生事。刘二狗缩在人群后面,想偷偷溜走,被王雪一眼瞅见,叉着腰喊:\"刘二狗,你跑啥?刚才不是说桂花子是毒药吗?钱老板可是走南闯北的药材商,他还能骗咱们?”
刘二狗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钱多多看在眼里,突然想起什么,转身往马车上跑:“你们等着,我有证据!”
不多时,他抱着个蓝布封皮的账本回来,账本边角都磨得起了毛。“你们看!”他翻开账本,指着上面的字迹,“去年秋分那天,我从浙江临安收的这批桂花子,足足五百斤,当时王老弟全要了。临安那地方,山清水秀,土壤是微酸性的,最适合桂花树生长,结出的果子药效最好,这都是有讲究的!”
他指着账本上的墨迹给众人看:“这里还记着呢,采收那天刚下过小雨,果子表皮带着潮气,晾晒了整整七天,每天翻晒三次,确保干透又不损伤药性。王老弟当时还跟我说,要麸皮炒过再用,能中和燥性,这都是行家的做法!”
张阳药师凑过来看了看账本,又捻起枚桂花子放在嘴里嚼了嚼,点头道:“没错,这桂花子气味辛香,嚼着有油性,正是道地药材的模样。《本草备要》里说‘桂子生江浙者良’,临安产的确实是上品。”
“我就说王掌柜不会骗人!”李木匠第一个响应,从怀里掏出几枚铜钱拍在柜台上,“给我也抓一副药,我那口子还等着呢!”
村民们纷纷上前抓药,药铺里顿时热闹起来。王宁忙着称药,张娜在一旁煎药,药香混着水汽弥漫开来。王雪站在柜台前,给大家讲解桂花子的用法:“这药得用温水送服,不能吃生冷油腻,阴虚火旺的人可不能用,孕妇也得先闻问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