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炮制,这样更容易保存。"
王雪背着竹篓来到果树下,动作熟练地采摘果实,嘴里哼着采药时学的小调。她如今已经能准确辨认各种草药,手上也磨出了薄茧,却乐在其中。
林婉儿则在一旁指导商人:"这果实表面的瘤状突起是它的特征,炮制时要注意别弄破了。"她拿起一个炒好的果实,"你看,这样处理后,颜色呈深褐色,味道微苦,药效最好。"
张娜在里间配药,听到外面的谈话,笑着对王宁说:"没想到鸡嗉子果还能引来外地商人,真是好药材。"王宁点头:"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不起眼的草药都有大用处,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了。"
这时,一群孩子跑了进来,手里拿着刚采的野花:"王叔叔,我们来给你送花!"为首的正是当初第一个被治好的孩子,"谢谢您用鸡嗉子果治好我们的病!"
王宁蹲下身,摸摸孩子的头:"这是大自然的馈赠,是鸡嗉子果自己的功劳。"他指着院里的果树,"你们看,它不仅能治病,还能结果子给我们吃,是不是很神奇?"
孩子们围着果树叽叽喳喳,王雪趁机给他们讲鸡嗉子果的故事:"这果子长得像鸡嗉囊,所以叫鸡嗉子果,它生长在高高的山坡上,不怕潮湿,很顽强呢..."
夕阳透过药铺的窗棂,洒在摆满药材的柜台和忙碌的人们身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王宁看着这一幕,心里充满了欣慰。他知道,中医药的传承,就像这鸡嗉子果一样,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只要用心培育,就能生根发芽,惠及更多的人。
多年后,王雪成了远近闻名的女药师,她常常带着学徒去西山采药,指着那片郁郁葱葱的鸡嗉子果树,讲述当年那段关于救赎与传承的故事。而那淡淡的药香,也随着时光流转,在小镇上久久不散,见证着中医药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