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接着它就开始进行登陆行动。
一万艘战舰,来到近地轨道的大概有四千多艘战舰,其他战舰则在较远的轨道上进行同步巡逻。
接着,这四千多艘战舰就开始有了下一步动作。
不是战舰直接登陆,那不现实。
因为人工智能的战舰本来就是耐尔文明的战舰,同样也是湖级战舰,整艘战舰长度达到了3公里,宽高大约12公里,如此庞大的战舰直接进行星球登陆,很容易陷入星球引力井中,进而产生各种事故。
比如结构因引力环境复杂而发生断裂、变形之类的。
当然了,如果硬要登陆也不是不行,但战舰需要更强大的结构,就如人类的战舰、耐尔人得到人类1号合金材料后新造的战舰,这些飞船都可以在引力不太离谱的行星上直接登陆。
&t;div tentadv> 可人工智能舰队不行,因为它们的舰队是耐尔文明的老式战舰,其材料科技支撑起如此庞大的战舰结构,就已经是极限了。
再加上这个双星系统环境恶劣,空间磁场强度那不是一般太空环境能比的。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工智能飞船要直接进行战舰登陆,就更难了。
显然人工智能意识体是计算过这些参数的,所以它的分舰队在来到近地轨道之后,并未直接登陆。而是将战舰舱门打开,然后派出一些次级战舰、与各种类型飞船进行登陆。
也正是这时候,联军司令部才发现,原来那四千多艘战舰并不是真正的战斗战舰,而是在肚子里塞了很多其他功能的小型飞船、次级战舰。
想想也是,人工智能意识体虽然是人工智能,但它也不能违反物理规律,直接用法术摄取星球资源不是?所以它的开采手段,还是依托于耐尔文明原本的开采技术。
当然了,它的效率要比耐尔文明高得多。
正在这会儿,四千多艘战舰如同生仔一样,打开它们的腹部仓门,然后放出一艘又一艘次级战舰,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登陆飞船。
湖级战舰很大,在不需要维生设备和维生资源之后,它可被利用的空间就更大了,因此四千多艘被当成半运输舰使用的湖级战舰刚刚打开腹部舱门没多久,近地轨道就多出了数万艘各式各样的登陆飞船。
它们一个个银光闪闪,在近地轨道稍微调整姿态之后,就开始降低轨道,在太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向着地面落下去。
与此同时,那四千多艘放完自己腹中各种登陆飞船的战舰,也在近地轨道上调整自身姿态,然后开始用自己的主炮,对着地面进行轨道轰炸。
这颗红矮星的第二行星质量比地球小很多,它的同步轨道高度大概只有一万五千公里,在这个高度上,湖级战舰的主炮完全可以直接轰击到地面。
当然了,地面的基地炮也可以打到轨道上的战舰。
所以在这批四千多艘战舰开始放出登陆舰船的时候,地空之间的对战就开始了。
一枚枚电磁轨道炮从湖级战舰的三联装主炮中射出,然后在行星引力与自身轨道炮初速度的作用下,如同下雨般,向着大地落去。
三联装主炮的其他两种炮也在这时候对地面发起怒吼,激光能量炮如同黑夜中的手电筒一般,自轨道而下照射,阳电子炮发出的正电子束也不甘寂寞,加入了打击地面目标的行列。
地面上的各种基地炮自然也不甘示弱,它们在探测雷达、火控雷达的指引下,对轨道上的目标发起了同样的打击。
阳电子炮、激光能量武器,还有附加了火箭辅助推进系统的电磁轨道炮炮弹。后者在前者交错的光柱之中穿插,直接冲上重霄,向着目标奔去。
电磁轨道炮的打击目标是那些大目标,而激光能量武器和阳电子炮的重点照顾对象,则是那一艘艘登陆飞船。
因为那些登陆飞船可没有磁场护盾,让阳电子炮去针对它们,那可真是太合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