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平地之水深三尺,军器尽湿,人不得睡,昼夜不安,大雨连降三十日,马无草料,死者无数,军士怨声不绝,不得已魏军只得退去。
这一场战争,其实就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一场‘天文之战’,比的就是谁对立法和气候的掌握程度更高,两人都神机妙算,但司马懿对雨量的估计不足,故而无功而返。
而毕宿的天象,就是那个用来记载古人智慧的星座。
新人类都学历史,所以他们喜欢用毕宿五这个充满历史底蕴与古人智慧的结晶称呼这颗恒星,而不是aldebaran。
诸葛亮与司马懿大概想不到,三千多年后的后世,人类竟能有一天来到这个他们多次仰望星辰的地方,还用他们的字命名了毕宿五之中巨型气态行星的两颗卫星。
也许,人们在看到数据库中这两颗卫星名字之后,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气象对决’吧。
很神奇,科技与历史就这么结合了起来。
然而造化弄人,人类来了观天象之所,但地球连同它上面那些观天象的人却都没有了。
舰队停靠之前,毕宿五-孔明星与毕宿五-仲达星的数据就已经被传输到各个战舰、飞船的指挥中心处。
在其他舰船上,舰长或者行政长官也如同岳渊一般,仔细地看着这两颗岩质卫星的参数。
与之前人类航行过程停留补给的星球一样,这两颗星球一样没有生命迹象,甚至连大气都近乎于无,平静温度也在零下百摄氏度以下。
一路走来多次停靠,所见的星球也不少了,所以人类也明白,这种环境的星球才是宇宙岩质行星的常态,并未有多少惊讶,反倒是很安心。
没有特别之处,就意味着至少是安全的。
那么,人类便可以利用这两颗岩质行星的资源,继续发展壮大。在这里,更多的居住飞船、更多的战舰将会被建造出来,然后组成更庞大的人类舰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