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也需要很大,之前人类那只有区区712米长度、400你宽、305米高的战舰根本装不下一门炮。倒不是说它炮口大,而是它的各类部件占空间大。
故而科学家们要精密计算人类目前磁场科技能束缚电子的数量以及时间,以及充能临界点等等一系列参数。
在军工科技专家们的设想中,这是一种充能武器,因为战斗部是正电子,所以他们为这种还在设计阶段的武器命名为‘阳电子炮’。
不得不说,人类在武器装备上的天赋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一旦有新的科技出现,总能在武器上被玩出样来。
至于最强穿透力的动能武器,还是电磁炮,只不过因为能量系统的升级,电磁炮也比之前威力要大上许多。
在设计阶段工程师们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想要装备阳电子炮,那就必须建造更大的战舰才行。
除了这种标志性武器之外,许多基于可控核聚变的衍生科技也被军工部门用在武器设计上面,就比如说次声波氢弹就是其中一个。
自古矛盾不分家,有这样的矛,就会有相应防御的盾,岳渊希望将来的战舰设计一定要把防御这些武器的盾也考虑进去。
在他的观念里,别的可以差一点,但武器装备方面一定要优先使劲搞起来。这跟认识到宇宙险恶无关,纯属是因为“忘战必危”这四个字。
这种因科技关联而出现的武器,根本不需要再问外星人,让人们就明白了,阳电子炮应该就是一级文明所能拥有的穿透力最强主武器了.哦,不对,应该是最强穿透力能量类武器。
只听到这位军工专家有些无奈道:“即便可以,也必须考虑外磁场对阳电子炮内磁场的影响,若是在阳电子炮各构件上再套一层拒磁材料,那么战舰还得造得更大总的来说目前我们暂时没有能力搞磁场盾”
“这么说,防御全靠战舰装甲了?”曼月眉替武备部其他人问出了这个问题。
“是的,未来很长时间都是如此,也许当我们完全掌握核聚变就可以了吧。”另一位军工专家答复道:“所以我们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军工方面的侧重点应该放在合金材料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