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天佑马不停蹄地辗转于各个贼巢,逐一将那些作恶多端的匪首制服,彻底摧毁尚大坪和玉华山贼巢后,整个黔北地区都仿佛被一阵清风吹过,长久以来笼罩在百姓心头的阴霾终于散去。喜讯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遵义府的每一个角落。
贵州巡抚贺长龄得知陈天佑成功剿灭匪患的消息后,心中的喜悦和激动简直难以言表。他深知,这一场胜利对于黔北地区的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久违的安宁与和平的回归。于是,他早早地便开始筹备迎接陈天佑凯旋的仪式,他要让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举人感受到应有的荣耀,也要让全遵义府的百姓都能共同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
这一天,遵义府城热闹非凡。城门口,贺长龄身着绣着孔雀补子的青色官服,腰间系着玉带,手中握着象牙朝笏,身后跟着遵义知府、游击将军等一众官员,个个面带喜色,目光频频望向远方大道。贺长龄抬手理了理官帽上的孔雀翎,转头对身旁的知府笑道:“王知府,你可知晓,自打尚大坪匪患兴起,这遵义府的税银都少收了三成,如今陈举人一举荡平贼巢,来年春耕定能恢复往日景象啊!”
王知府连忙拱手应道:“大人所言极是!前几日下官去城郊巡查,还见农户们因怕土匪劫掠,连过冬的粮食都不敢多存。如今匪患已除,百姓们总算能安心过日子了,这全靠陈举人的盖世之功啊!”
两人正说着,人群中突然响起一阵孩童的欢呼:“快看!是马队!陈举人回来啦!”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大道尽头扬起阵阵烟尘,一队身着铠甲的士兵簇拥着一匹枣红色骏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青年身姿挺拔,正是陈天佑。
贺长龄立刻整理衣袍,快步上前。陈天佑见此情景,急忙勒住赤霞追风马的缰绳,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贺长龄面前,单膝跪地行礼:“草民陈天佑,参见贺大人!幸不辱命,已将尚大坪、玉华山匪巢尽数摧毁,匪首全部擒获!”
贺长龄连忙伸手将他扶起,双手紧紧握住陈天佑的手臂,目光中满是赞许:“陈举人快请起!你这一去,可是解了黔北百姓的倒悬之苦啊!本巡抚在府衙中日夜等候消息,听闻你在玉华山智取匪首周老怪,还救下了被掳走的三十多名妇孺,可有此事?”
陈天佑躬身答道:“大人有所不知,那周老怪在玉华山修筑了暗道,妄图负隅顽抗。草民假意接受他的投降,实则让将士们暗中封堵暗道,再用火攻之计,才逼得他束手就擒。至于那些妇孺,都是百姓的骨肉,草民自然要全力营救。”
这时,围观的百姓中挤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中捧着一个布包,颤巍巍地走到陈天佑面前,老泪纵横地说道:“陈举人啊!您可真是活菩萨!我那小孙女上个月被土匪掳走,我以为再也见不到她了,没想到您竟然把她救了回来!这袋自家种的小米,您一定要收下!”
陈天佑连忙接过布包,又双手将小米递还给老者,温声说道:“老人家,您的心意草民心领了。保护百姓本就是分内之事,这小米您留着自己补身体。如今匪患已除,您只管安心过日子,往后再也不用怕土匪了。” 话音刚落,人群里又挤过来一个穿着粗布短打的中年汉子,他攥着陈天佑的手腕激动地说:“陈举人!俺是杨柳村的李老三,去年俺家的耕牛被土匪抢走,地里的庄稼都荒了一半。这次您剿匪时,竟把俺的牛也找回来了,您说俺该咋谢您啊!” 陈天佑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李大哥,耕牛是农户的命根子,能帮你找回来,我也高兴。往后有巡查队在,没人再敢抢你的牛了,你就放心种地吧!”
游击将军见百姓们情绪高涨,上前一步高声说道:“乡亲们!陈举人不仅剿灭了土匪,还为咱们制定了巡查制度,往后会有将士在各村镇巡逻,保证大家的安全!” 贺长龄也趁机补充道:“诸位乡亲,本巡抚已下令,明日起府衙会开设粮仓,给受灾严重的农户发放种子和粮食,还会派工匠帮大家修补被土匪毁坏的房屋!” 百姓们听了这话,欢呼声更响了,一个穿蓝布衫的妇人喊道:“贺大人!陈举人!有你们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