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过来,还没来得及在保甲登记!这些药材是我全部家当,不信您问李掌柜!” 陈天佑见他不像说谎,问道:“你这银针有什么记号?” 货郎连忙道:“针盒底下刻着‘济世堂’三个字,是成都府的老字号!”
亲兵检查后果然发现记号,陈天佑当即说道:“按规矩本应核实清楚再发,但看你确实急需,先领回去吧。下午到营里补个手续就行。” 货郎千恩万谢,抱着药材小心翼翼地往回走。
旁边一个卖豆腐的老汉凑过来说:“将军真是体恤百姓,去年罗国墩的人抢我豆腐,还把我的磨盘砸了,如今不仅发还了铜钱,还赔了新磨盘呢!” 周围百姓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说起自家的遭遇。
“我家被抢了三担稻谷,今天领回来四担,说是补贴的种子!”
“我那被抢走的织布机,居然修好了还上了新漆!”
“我爹被抢走的老花镜,营里的先生帮忙配了新镜片!”
陈天佑听着这些话,心中暖意融融。他高声说道:“乡亲们,这些不仅是归还的财物,更是我们重建家园的根基。下午开始,营里会发放新的稻种,有需要的到东边棚子登记!”
人群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跑上台,把一朵野菊花递到陈天佑手里:“将军叔叔,娘说您是活菩萨。” 陈天佑蹲下身接过鲜花,笑着说:“叔叔不是菩萨,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小姑娘歪着头问:“那以后还会有坏人来抢东西吗?”
陈天佑望着远方连绵的山峦,郑重说道:“只要有我陈天佑在,就不会再让坏人欺负你们。” 这句话掷地有声,让在场所有百姓都放下了心来。
财物分发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百姓们有序地领取着自己的财物。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刻,他们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也感受到了陈天佑对他们的关爱。
陈天佑的心愿达成
看着百姓们兴高采烈地领取财物,陈天佑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走到临时搭建的账房前,见主簿正在核对账目,便问道:“还有多少没发完?”
主簿拱手答道:“回将军,还有三成左右。主要是有些物件找不到失主,还有些百姓住得远,估计傍晚才能到。” 陈天佑点点头:“那就多等两天,务必让所有失主都能领到。无人认领的财物,登记造册后用于赈济孤寡。”
这时,参军周明走了过来,低声道:“将军,罗国墩的十八罗汉虽已伏法,但他们的余党还在追查。刚才哨探回报,西南山林里发现可疑踪迹。” 陈天佑眉头微蹙:“让张都尉带一队人马过去查看,切记不可惊扰百姓。”
周明应诺离去,陈天佑望着喧闹的人群,想起半月前的激战。当时罗国墩负隅顽抗,声称要烧毁所有财物同归于尽。若非猎户赵五带路从后山密道突袭,后果不堪设想。
正思忖间,赵五提着两只野兔走了过来:“将军,今晚到我家喝两杯?我家婆娘杀了只鸡。” 陈天佑笑道:“不了,晚上还要看巡营。这野兔你留着给孩子补补。” 赵五挠挠头:“那我让婆娘炖好了给您送去。说起来,要不是您信任我这山野村夫,也拿不下那贼窝。”
陈天佑拍拍他的肩膀:“擒贼靠的是大家同心协力。对了,你儿子的学堂选好地方了吗?” 赵五喜道:“选好了,就用罗国墩那座最大的院子,村里的先生说下月就能开课。” 两人正说着,忽闻一阵喧哗,只见几个百姓抬着一块牌匾走过来,上面写着 “为民做主” 四个大字。
为首的乡老说道:“将军,这是我们全村人的心意。您不仅帮我们夺回财物,还帮我们修桥铺路,这牌匾您务必收下。” 陈天佑连忙推辞:“为民办事是我的本分,这牌匾实在受不起。” 双方推让再三,最后陈天佑只好让人把牌匾挂在临时议事的棚子上。
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从接到剿灭贼寇的命令那一刻起,他就肩负起了保护百姓的重任。在与罗国墩及其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