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在人为,两位兄台回去工部,帮着苏某研究如何建造铁路就行,只要技术上没问题,苏某一定会竭力促成此事的!”
听说只要自己负责技术工作,傅顺和万敬都松了口气。
只要苏泽能将资金问题解决了,两人就是累死在工地上,也誓要将铁路修出来。
——
腊月十五。
年关将近,今年京师的过年气氛比往年更浓。
百姓这一年都赚到钱了,过年自然要消费消费,商店和集市也顾不得休息,将货物堆满了货架。
那些外地商人是又高兴又痛苦,他们一边忙着进货,赶在年前赚上一笔,一边又给家人带信,自己是没办法赶回老家过年了。
大同范氏的族长范宝贤揉了揉眼睛,看来他今年也回不了山西过年了。
这次范宝贤来京师,没有住在大同会馆,而是购下了大同会馆旁边一座三进的大宅,作为范氏在京师的落脚点。
以前范家人来京师,都是住在大同会馆内的,但是从去年以来,范氏发现,他们的业务越来越离不开京师了。
蔗酒要在京师的大宗粮食市场进货,草原的货物和山西的煤矿最终销售地点也是京师,就连票号的主要业务也在京师。
《商报》的报馆设在直沽,但是发行的部门在京师。
就在这个时候,门房通报,范宽已经回来了。
范宽这个《商报》总编,如今在范氏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了。
报纸这项业务,和范氏其他业务比起来,只能说是勉强收支平衡,根本算不上挣钱。
但是现在谁也不会因为《商报》赚钱少,而轻视范宽。
反而如今范氏各房,都想要巴结范宽。
范宽手上随便漏点消息,就能让人发财,而如果能在《商报》上打点广告,生意更是会红火起来。
作为族长,范宝贤看中的是《商报》的影响力,以及范宽的消息渠道。
范氏到了这个地步,范宝贤反而更加如履薄冰。
照这个财富累计速度,范氏的财富会达到一个前无古人的夸张数字。
这放在历朝历代,都可以当作肥羊宰了。
所以范宽掌握的朝廷情报,反而是范家最需要的东西。
范宝贤来到花厅,见到了从直沽赶回来的范宽。
“族长!”
执掌一家报社,洗去了范宽之前身上那股掮客的猥琐气息,他戴着眼镜,一股读书人的气质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