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公路建设更是遍地开花,各州郡间的水泥官道已初具网络,极大便利了物资转运与人员往来。成果……可谓显着。”
刘轩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之色。
“好!基础建设乃强国之基,交通便利,则政令畅通,商贾繁盛,兵力投送亦能朝发夕至。此事必须持之以恒,切不可半途而废。”
之后刘轩顿了顿,看向荀彧和诸葛亮。
“文若,孔明,光有路还不行。朕以为,各州郡的学校、医院等民生基础建设,也须同步跟上,不仅要建,还要增加数量,提高质量,务必满足百姓需求。要让大汉的孩童皆有书可读,让黎民百姓病有所医。”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着接口道:“陛下仁心,泽被苍生。亮与荀令君已初步议定,将各州郡大学、医院的建设与考核,纳入地方官员的年终考绩,以确保落实。如此一来,地方官员定会重视此事,不敢有丝毫懈怠。”
刘轩赞许道:“如此甚好,如此一来,民生建设便有了制度保障。不过,”
只见刘轩话锋一转。
“与此相关的,是人才选拔。教育制度已定,但朕思忖,还需建立健全更为系统的基础教育体系。可设‘中考’以选拔优秀学子入中学,‘高考’择优进入大学及各类大学深造。然如今大学数量稀少,录取率太低,恐难满足需求。”
陈宫闻言,连忙补充道:“陛下所虑极是。臣建议,当务之急,是令每州至少兴建一所综合性大学,汇聚师资,培养高阶人才。至于农学、工学、医学等专科院校,则可依据各州产业特点及需求,酌情设立。如此一来,既能满足不同地区的人才需求,又能促进各产业的发展。”
刘轩听后,果断拍板。
“准!此事由礼部牵头,工部、户部协同,尽快拟定章程,拨付钱粮。务必要将此事办好,为大汉培养更多有用之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