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刚刚巡视完宫禁回到值房,副将便迫不及待地将御史府公堂上那石破天惊的一幕,绘声绘色地向他禀报。
章邯执笔准备记录巡况的手,悬在了半空。
他缓缓放下笔,抬起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引《法经》……‘借假不廉’……判契约无效?”他低声重复着这几个关键词,一向沉稳的脸上,肌肉微微抽动。
他脑海中浮现出东市那日,张苍面对混乱从容不迫,现场审讯揪出元凶的干练;又闪过听闻其斩龙、破巫、劾宗室时的种种。但那些,似乎都不及今日听闻此事带来的冲击强烈。
‘原来法……竟可如此用之……’ 章邯心中掀起惊涛骇浪。
他自幼习武,熟读兵书,对律法的认知,更多是停留在“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的层面,何曾想过,那冰冷的律条背后,竟还蕴含着如此深邃的、可随道义而灵活运用的“精神”?
‘不拘泥于文字,直指律法本意之公平核心……这张苍,非常人也!’ 一种前所未有的钦佩, 混合一丝对未知领域的敬畏,在章邯这位青年将领的心中油然而生。
他隐隐感觉到,张苍所做的,或许是在开辟一条他从未想象过的道路。
就在田轸母子于破屋中相拥而泣,就在咸阳闾巷间传颂青天之名,就在章邯于值房内沉思震撼之际——
一份份措辞严厉、引经据典、罗列罪状,盖着诸多宗室、勋贵显赫印信的弹劾奏疏,如同冬日里最冰冷的雪片,穿过重重宫门,越过无数双或担忧或幸灾乐祸的眼睛,最终,堆积在了帝国最高统治者,始皇嬴政那宽大而冰冷的御案之上。
它们无声,却重若千钧。
它们等待着,那位深不可测的帝王,最终的裁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