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法想象,海外当真是沃野万里啊!
“爹,四哥的计划,最重要的还是人啊。”
大丫最后开口了,按照四郎所说,最后需要的人简直是天文数字。
“招人吧,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不能抠抠搜搜,要舍得投入。现在,多一个人就是赚,一本万利的买卖。”
赵清虎也是没办法了,朝廷有朝廷的办法,那是大方向。
他们家自己也有自己的生意,思来想去,只有砸钱了。
钱是王八蛋,花完了再赚就是。
反正,京城内的棚户区改造计划还在进行。
第二期工程还在建呢,他们家不缺钱。
银行账户上的余额,放着也是放着,吃那点利息,还不如去海外大干一番事业。
“爹,除了海外,咱们在辽东草原,还有西域乌斯藏,是不是也能置产?”大郎突然开口提了一嘴。
之前朝廷来的消息,要大力开发这些地方。
他们家跟朝廷休戚与共,是不是也应该往这些方向投入一些。
“辽东就算了,五郎在辽东,事情让他来办,家里给他资金就是。乌斯藏,安南两路这些地方,能办就办吧,不强求。”
一个庞大的家族,自然是四处都有产业。
反正,随着工匠院的技术日新月异,蒸汽火车都快完工了,到时候铺上铁轨,就能大大缩减距离带来的隔阂。
天涯若比邻,多弄一些产业没有错。
“工坊也不能放松,还要加大投入。”
除了土地,工坊也不能放过。
赵清虎想着,是不是应该上书朝廷,把知识产权的概念建立起来,先走一步,弄一些永远生鸡蛋的金母鸡,传承给家族?
想想还是算了,这也太超前了。
若是知识产权概念建立起来,工匠院绝对是第一个受益者。
一家人商议除了一些事情,有了决断跟统一认识后,接下来,就是安排人。
事情千头万绪,一件事情需要一个管事的。
就比如,沿途港口的开发,杜真常年在京城,显然是鞭长莫及。
他是总负责人,下面则需要大大小小几十个管事,就负责带着钱,带着人去港口上投资。
还有,他们家要成立自己的舰队。
这件事情,朝堂上并没有禁令。
一些商会,也都组织了自家的舰队。
赵清虎家也有舰队,船只还不少呢,龙骨帆船都有十三艘,是三郎、四郎弄出来的。
赵清虎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