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私下有传闻说袁术认为袁家该取代刘家,实乃不忠不义。
孙坚名义上是在给袁术卖命,陆康自然看不顺眼。
“明白了吧?”张幕朝孙策问道。
孙策听完张幕的话,久久没有开口。
他第一次知道,自己父亲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
张幕说的这些,是平日里下人和外人不知道或者绝对不会告诉他的事情。
在他心理,一直都以为陆康单纯是文人看不起武人。
周瑜和郭嘉两个聪明人瞬间明白了张幕的用意,名为孙策说话,实则是调节双发矛盾。
那陆康要说不好,那绝对是扯淡,这位担任高成县令时,树立恩信,使得盗贼静息,任庐江太守后,平定庐江贼人黄穰与江夏蛮族联合发起的叛乱,使庐江郡成为扬州唯一不受战火困扰的地方。
否则,步家为何千里迢迢举家从徐州搬迁到庐江郡?
“子瑜兄长不愧为莲花君子。”周瑜心中暗赞,对张幕好感更加。
“看来,主公是想要收服陆康!”
郭嘉比周瑜更清楚张幕为人,考虑到了更深层次。
陆康出身扬州四大世家之一,却愿意为百姓谋福祉,自然不是愚忠之辈,反而更看重民心,并非无法收服。
原本历史上,陆康对袁绍和袁术态度就截然不同,愿意是后者横征暴敛,贪图享乐,导致民不聊生。
郭嘉在脑海中盘算起来。
而此时,孙策在沉吟片刻后,忽然问道“子瑜兄长,你所说入伍和出仕有何区别吗?”
孙策并不笨,只是能用拳头解决的事情懒得多想。
可现在冷静下来,他意识到张幕话中有话。
“那就看伯符你是要陆康对你刮目相看,还是要让陆康知错。”
“刮目相看?知错?”
“正是。”张幕点了点头,微笑道:“如果你选择出仕,吾可以给你机会在九江郡找一文职,哪怕一方县长都没问题,你只需要做出政绩,自然能让那陆康刮目相看。”
说白了就是让孙策从文,在这方面证明孙家也可以。
以陆康的性格,知晓孙策为百姓做事谋福祉,还真会主动上门为当年轻慢之事道歉,是真君子。
可这条路直接孙策否决,壮而问道:“那如果摇头认错呢?”
“那自然是入伍。”张幕早有预料,微笑道:“只要伯符你进入军队建功立业,征讨贼寇,逆贼,扫平这天下,立不世之功。”
“只要你比陆康更成功,岂不就证明你比他更为优秀?”
这第二种方法,才是张幕为孙策准备的方法。
说白了就是忽悠孙策给他做事。
“带兵征战,立不世之功...”孙策眼眸越来越亮,随即认真说道:“好,等到此次父亲回来,我必要入军队。”
张幕:???
我说了这么多,你心里想的竟然还是孙坚。
还真是好儿子!
“好,伯符,有志气。”张幕很是赞许的点了点头,很是自然的说道:“既然如此,身为兄长也该支持你一下,你可愿来我麾下暂时充当一军侯?”
明忽悠不行,我就来暗忽悠。
“额...兄长何意?”孙策有些疑惑的问道。
军侯,可以率领一千人部曲,张幕可谓极有诚意。
可他孙策那是破虏将军,乌程侯长子。
除非是朝廷征召,否则怎么可能给别人打工?
“为了支持伯符你啊。”
张幕一脸理所当然的说道:“你毕竟才十六岁,即便武力出色,可从来没有过统兵的经验,乌程侯很难同意你入伍。”
“即便同意,至少好几年你都会被乌程侯待在身边学习,不可能独自领兵坐镇,那要何时才能建功立业,证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