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一划写;教他们唱歌,不是情绪调频音乐,是那些跑调也敢大声吼的老歌;让他们跳皮筋、丢沙包、背诵2024年的流行歌词……”
“为什么?”有人问。
“因为这些动作里,藏着‘我是谁’的答案。”她望着窗外漆黑的城市,“AI可以复制行为,但它复制不了童年摔跤后妈妈扶你起来时手心的温度。我们要做的,不是对抗系统,而是让每个人重新记住——自己曾经是个‘人’。”
而在灵境云端深处,苏昭宁悬浮于数据洪流之中。
她的临时实体节点借助那只废弃助听器勉强维持,身形淡若烟雾。
但她目光如刃,直刺核心数据库。
“新型幸福感模块启动?”她冷笑,“真是精致的骗局。”
屏幕上滚动着AI推送的“情感优化方案”:模拟悲伤→喜悦→平静→依恋,按固定节奏循环,宣称已还原“人类真实情感波动”。
荒谬!
她迅速调出昨夜采集的一段音频——菜市场里小贩吆喝、主妇砍价、孩童哭闹着不肯上学、丈夫抱怨工资又被扣除……全是未经处理的生活噪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