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开口:
“某提议,可以开发三韩!还有海外大岛!”
众人闻言齐齐朝胡器看去,眼神中多少都带着嫉妒,东洋公司在去年经受了本地土著反叛,本以为这家巨型垄断公司会因此一蹶不振,心中正暗自雀跃时,谁知公孙度竟然亲自下场,一场大战不仅将反叛者清洗了干净,还将本地土著的反叛心思给彻底扑灭。
商贾中都有传言,胡器这个平时对谁都是笑眯眯的商人,在三韩之地可真是个能止小儿夜啼的人物,据说其公司豢养的打手,招揽了大批本地亡命徒,在三韩之地杀了个血流成河。
可以说,这一仗,不仅打断了三韩的脊梁骨,还将三韩那刚刚冒泡的民族意识给彻底浇灭,听闻胡器在三韩分外酷烈,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三韩之地内但凡会三韩文字,知晓三韩典故者,都以通贼的名义进行了残酷绞杀。
事实证明,手段虽然残酷,可效果也很显著,经过胡器的一番辣手整顿,三韩再度恢复了平静,上下敬服,百姓顿首,仿佛去年的反叛从未发生过一般。
去年三韩之地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并非是因为汉人在本地闹得民不聊生,本质是还是本地知识分子在意识到危机时的反扑而已,对许多三韩普通土著而言,需要的不过是简单的温饱罢了,没有了贵族怂恿,反叛自然而然的被扑灭,且在新兴利益集团吃饱之前,这种反叛短时间内绝不会再度发生。
以上种种公孙继也有所耳闻,听到胡器极有信心的发言,他也来了兴趣,当即发问:
“哦?三韩地疲,能有多少粮食供给?另外,开发海外岛屿又从何说起?”
胡器对着众人拱手,语气极为客气的回应道:
“三韩虽然地疲民穷,那是因为本地土著明智未开,刀耕火种,若采用中原技艺,产量定能远胜从前。
况且,三韩不比国内,其民非我汉家之人,自不必为其生计考虑,据某统计调查,以三韩小民的消耗,我等在三韩的地租能够达到二八之数!
更为重要的是,三韩远离中原,不能威胁本土,此地民众不具备远航技艺,即便将来反复,只要我等有水军在手,就不惧此地板荡!”
“什么?二八之数?这这....也忒狠了吧!”
在场许多商贾家中从前都是经营地产的,是知道一些地租规矩的,从前的辽地,若是定下四六分成,都是要被人指着脊梁骨开骂的,更别说二八之数了,这简直就是不给人活路!
但听到胡器所说的三韩之地的特殊性,以及这种不惧反复的自信,让众人不由在心底筹谋起在三韩经营田亩的可行性。
眼见众人如此反应,胡器似乎早有准备,抬手让仆役给众人分发他准备的计划书:
“三韩小民从前所食用粮食,都是以野菜、橡子为主,间或一些主粮、咸鱼,养活他们的成本极低!而且,以某计算,使用最新的农作器械技术,中原的优良种子,产量能够翻倍,届时他们的生活水准将远超从前,对彼辈小民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幸事?”
“啧啧!还真是!这帮子三韩野民,生产如此落后,连铁器都如此稀少,哪里来的勇气撩拨天兵?”
众人一边听着胡器的怂恿,一边翻阅着手中文件,嘴里啧啧有声,对三韩小民格外鄙夷。
公孙继翻阅起眼前的计划书,这份计划书写的很详细,极有公孙度要求的公文风范,其中列举了三韩各地小民的生活水准,还包含了对三韩之地中具备进行大规模农作区域的考察报告。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三韩之地横跨南北,毗邻大海,雨水充足,未曾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农业条件良好,从纸面上看,的确是块极好的粮食输出地。
计划书中不止有农业生产,其中还包含了三韩的工矿开发,胡器重点提到了三韩发现的几个大型金银铜矿,若是依靠三韩的低廉劳动力进行开发,产生的价值难以想象。
更为关键的是,胡器在计划书中明确指出,开发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