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华岛上,闲置多时的汉军营垒再度被兵卒以及军资填满,东洋公司护卫队,汉人海商以及船队水手们拥挤在这座小岛之上,为即将到来的战事摩拳擦掌。
“根据可靠情报,三韩之地的暴乱起源于高伊夷模的阴谋,也就是说,我等此战的目标又多了一位,那便是居于半岛北边的南高句丽!”
主持会议的徐荣在摊开的地图上一点,向在场的手下讲述着最新情报。
听到还有大敌,在场众人神色却没有多少改变,似乎对此早有预料,各自都很镇静,微微颔首着倾听。
徐荣对众人表现的自信很满意,接着点向地图道:
“所以,整个战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示敌以弱!.....
第二,乘胜追击....
第二阶段的重点在此地,古离【今铁原】,占领此城,便能卡住高句丽军队的撤退路线,将高伊夷模国中精锐尽数留在三韩.....”
数日之后,汉江北岸。
三韩联军在击破了滞留南岸的日华国军队之后,迅速进军北岸,却发现了一个尴尬情况,北岸本就多山,根本容纳不了如此多的军队展开。
而日华国为了迟滞三韩联军的进犯,更是发动民众,举起锄镐,将北岸的道路挖断,桥梁摧毁,极大的延缓了三韩联军的进军速度。
“不妙啊!进军如此缓慢,这仗要打到什么时候?而且莫离发了狠,根本不留下一粒粮食,后勤全靠后方转运,这仗,耗费太大了!”
最先感受到不对劲的肖古开始在集议上抱怨,此战他本就不情不愿,加上收获变少,出兵有些得不偿失,自然升起了畏缩之心。
“国主勿忧,我王已经传信,高句丽大军已经南下,现今已经占领古离,日华国已经被南北包围。彼辈弹丸之地,而今不过是穷途末路的垂死挣扎罢了,此战过后,日华国之土,也有国主的份!”
作为联军撮合者的薛文赶紧出来劝解,并且还摆出了高伊夷模的大旗用作威胁,最后以日华国领土作为好处,这才换来肖古的罢休。
见肖古服软,薛文看看在场的三韩贵族,知道而今到了关键时刻,当即起身道:
“肖古国主说得也是,而今这般迟缓也不是办法!日华国小民乏,而今差的不过是临门一脚罢了。我等不若急速进军,推进到日华国都城下,届时其国境内贵族必将大乱,顽抗势力必将瓦解!”
“使者说得不错!正当如此!”
辰王第一个站出来呼应,抚掌赞同薛文的意见。
“当是如此,我等十万大军,其实有些多了,在我看来,集合其中一半精锐突进便可攻灭日华.....”
其他人也对绵延良久的战事感到厌烦,当即纷纷出言赞同。
翌日,三韩联军在转换战略过后,当即轻装上阵,集合精锐迅速进军,将正在组织民众开挖工事的日华国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到十日,便就打到了日华国国都城下。
日华国国都,经过加高加厚的城墙对面,满是三韩联军的大旗,联军围绕国都驻扎的大营绵延数里,几乎要将整个原野填满。
“这....这来了多少人啊!?”
莫离光看着城下的那些军兵,就吓得腿肚子软,此刻的他真的后悔选择了汉人阵营,连日里传来的就没有好消息。
先是前线抵抗联军的金将军溃败,带着数百残兵奔回国都。
继而是作为北方重镇的古离出现了高句丽军队身影,还不待探查后续,古离便与他失去了联系。
最后是被他寄以厚望的汉国援军,人数竟然不满万?面对城下的密密麻麻的三韩联军,莫离欲哭无泪:
这还怎么打?!
“国主勿忧,联军虽众,可毕竟是临时拼凑,矛盾重重,并不难对付!”
胡器作为使者,此刻站在城墙上,心中也是惴惴,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