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便钻起了文书漏子,开始从国外输入劳工,亦或者与州府议价,直接使用战俘进行劳作。
这样一来,人力成本大大降低,期间虽然也发生过劳工暴动,可向来温和的州府,对待这些劳工可是一点不手软,不仅发动周围的农庄参与抓捕,还启用民兵以及郡兵,对逃亡劳工进行了大搜捕。
几次徒劳无功后,来到幽州服苦役的劳工、战俘们很快便就认清了现实,开始在监工的皮鞭下为幽州建设添砖加瓦。
牛二对这几个月发生的暴乱不以为然,甚至觉得对那些劳工还是太过温和,对待不服管教的劳工,当施以雷霆手段威压才对。
数日之后,牛二一行在越过沽水之时,发觉了正在河道上辛苦施工的茫茫人潮。
充斥着枯黄与白色的旷野里,人群中里流淌着一杆杆火红大旗。
看到旗号,牛二便知道那些乃是州府组织的队伍,远远望去,人潮犹如蚂蚁一般,正在河道上下忙碌。
巨大的桥墩立在将近干涸的河道上,木板圈成圆形的空间内,正随着周围劳工的努力,不断汇聚着水泥。
赶路的牛二等人望过去,粗大有如象腿的桥墩上,有着一节节犹如骨架的木头,远远观之,颇为奇特。
同伴中有个肥壮汉子,见到众人惊讶目光,当即卖弄道:
“那玩意叫木筋!辽东建工听过吗?我姐夫就在里面当工头。去年上头要他们做那什么钢筋水泥桥来着,可哪里来那么多的钢来做桥?
当时便有匠人提议,用榫卯连接的木料来代替钢筋,还取个名头叫木筋。
这玩意在辽西,还有辽东都已经多次施工,这不,滨海道的铁路还是多亏了这帮子人!不然就那里的沼泽水泊之多,猴年马月也通不了道。”
有人听说大人物要用钢铁造桥,当即吸口凉气,随后便被空气中的寒凉呛住,连声咳嗽道:
“嘶...咳咳,钢筋来做桥,这得多少钱啊!”
有人闻言连忙颔首应和:
“是极,还不如拿来给咱们做铠甲,战场上多威风!?”
“那可不一定!....”
牛二没有理会这些老兵的争吵,沉默着望着那架孤独矗立正在成型的大桥,只觉得世界前二十年的变化,远没有这两年来得剧烈。
呼呼!
迎面的寒风吹过来,扑打在脸上,让牛二有些睁不开眼,他忽地感受到一阵冰凉,睁开眼睛看向昏黄的天空,小声喃喃:
“下雪了!”
很快,一行便就抵达了临渝,随着滨海道的铁路开通,从前无人在意的临渝县,而今因为这条铁道的打通,成为了水路海结合的交通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