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组成的骑墙在见到己方冲击失败后,终究是没有组织起同样强度的反击了。
令苏仆延胆寒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哪怕他的儿郎们已经靠近了汉军军阵,弯刀长戟都能够到那些汉军的脖颈了,军阵中的弩矢仍旧不讲道理的波次射出。
泛黄的草地上,已经倒下了无数尸骸,这些人与马、长戟、弯刀与弩矢组成的矮坡还在不断增加。
当苏仆延率领的第十四波次骑墙冲锋时,他们的面前已经密布了由尸体、武器组成的障碍。
苏仆延没有挥鞭率领勇士冲击的意思,他在那些血肉组成的矮坡前怯步了,他居于骑墙的中段,他的视野中,首领们阵亡尸堆格外的多,他有种预感,只要自己踏出冲锋的脚步,今天就要交代在这里。
“我在做什么!?”
头一次的,苏仆延在战场上自我反思,他环顾四周,这样强度的厮杀下,辽东乌桓的精锐已经所剩无几。看看山坡上那摇摇欲坠的汉军旗帜,苏仆延此刻生不起一点将之夺下的心思,连串的失败已经击溃了他的意志。
轰隆隆
大队骑兵行进的轰鸣在后方响起,苏仆延转头,犹如怒涛的汉军马队从后方席卷而来,那些被他派遣而出的精锐马兵没有起到一点作用,犹如落叶般被雨打风吹去
这样的场景让还在抵抗的乌桓骑兵绝望,他们仅有的生机已经断绝,不少人径直调转马头,不理会呆立当场的头人们,向着各个方向窜逃。
苏仆延叹口气,没有理会属下的自行其是,而是策马来到代表主帅的大纛下,看了眼装饰有金银皮毛的大纛,他嘴角露出一丝苦涩,在掌旗官的惊讶眼神中,他缓缓将头盔取下,对着在场左右道:“让儿郎们撤下来吧,派人前去汉军传话,辽东乌桓降了。”
.....
幽州,渔阳郡
沽水河口,略显破败的沽水码头上,今日挤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显得格外热闹。
岸上,码头木屋前。
大汉大司马,襄贲侯,幽州牧刘虞正握住一名年轻人的双手,胡子颤抖,情深意切道:“子泰啊子泰,此番粮草到港,真是解我燃眉之急也!”
“呵呵,仆不辱使命,此行辽东,为幽州带回谷物五万石、盐巴一万斤、铁料若干。此刻都已抵港,还请主公点验。”
田畴再度回到幽州,此刻也很激动,先是与在刘虞的引荐下与同僚见礼,随后向着刘虞递上书册,轻声禀报道。
刘虞而今为了幽州的难民安置愁白了两鬓,幽州作为边地,从前本就依靠青州、冀州等地长期输血维持。
他为了重整经济,不仅在上谷郡大开边市,通过与游牧民族间的互补贸易,为州郡揽财,也使得参与其中的豪强士族获得巨利,同时安抚了境外不安分的胡部头人与境内争斗的士人。
还将渔阳郡本就小有规模的盐铁产业进行再开发,即将官办盐铁转为与豪强合作开发,将明面上的盐铁官营利益,大大方方与豪强分享。
并且不忘他的本职工作,积极劝课农桑,开垦幽州的荒废田亩,使得逃亡的幽州的百姓有地存身。
这一揽子的经济振兴计划,可以说是相当顺利,明了大势的刘虞并没有与豪强争斗,而是选择合作,以利益交换来换取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
这是一个奇迹,在天下纷乱的东汉末年,远在边地的幽州,竟然有了罕见的太平气象,这让无数抵达幽州的百姓、豪强、士人都为刘虞的贤明而称颂。
唯一让刘虞发愁的,仍旧是粮食,而今整个天下,最为紧俏的商品就是粮食了,刘虞使出了各种手段,才勉强从豪强、官库中倒腾出一些粮食,若非有盐铁、边市的持续收益,幽州就要发生人相食的惨剧了。
这也是为何刘虞亲自前来接见田畴的原因,五万石,在粮价飞涨的时节,也值个几千金了。
过了片刻,刘虞挥退左右,一边与田畴在沽水河畔散步,一边谈起辽东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