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人类活动时的巨大喧嚣,彰显了别样生机。
公孙度找了片视野好,风景不错的地方安营,却埋头干着与这些风光毫不相干的事情——办公。
多亏了小辽水这条水量丰沛的水系连接,各地的文书极为方便的经此传送到了公孙度的案头。
他的案前,简单的沙盘上清晰表明了各方局势,自汉军反攻以来,高句丽完全是处于一种失措的状态,无论吏民,都没有想到,明明前几日还是带着大军去征伐他国的高句丽,会在短短时日内,就遭遇汉军的骤然突袭与报复。
没错,就是报复。
前往了敌境的汉军士兵,与胡人的搭伙之下,展现了他们的残酷一面。
沿途所遇村寨,无一不被焚毁,烟火成为了最好的路标,向后面行军的汉军指明了进军方向。
散在乡野间的高句丽普通百姓,被胡骑驱赶,被汉军俘虏,反抗的杀死,放下武器的被拴着绳子串成长列,正沿着汉军行军路线逆行,向后转运,直到玄菟郡的庄户田亩之上,亦或者南方辽东郡的矿坑之中。
至于城池,汉军遵循先礼后兵的原则,先由高发歧为代表的降将发出劝降通告,若是投降,那便由高发歧出面,通过原先的统治体系压榨钱财,向汉军缴纳赎城费用。
若是顽抗,汉军则是推出投石机、攻城车这样的高句丽从未见过的大型战争兵器,以高发歧部为掩护,火速攻占城池。
占领城池后,汉军并未大加杀戮,而是随机选择顽抗之人杀鸡儆猴,然后拎着刀子恭恭敬敬的让居民出门,在大街之上将这些人以户为单位,捆缚成长列,追随着他们的先辈远去。
从马韩归来的战争商人们,以他们相当专业知识及眼光,为汉军的劫掠指明方向,豪富之家充当梁柱家具的名贵木材,看似不起眼的古董,成堆的粮食布匹、耀眼的金珠财宝,统统被打包沿着河谷向后转运。
这让那些抢劫成为本能的草原胡骑们看傻了眼,他们是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做抢劫的艺术。
然而,通过商徒们手中不停摆动的算盘珠子,他们很快便意识到了,这种文质彬彬的抢劫,收获的利益远大于从前那样屠城式的劫掠。
胡骑在恍然之后,立即弯腰跟在汉军身后,学起了这种新型劫掠方式,却发现单单战利品估价一项就让他们傻眼,最后干脆雇佣商徒来为他们进行战后销赃。
公孙度所在的营寨山脚下,由原木围成的一个巨大营寨里,关押着数千转运到此地的高句丽俘虏。
营房门口处,搭了张不知从何处而来的名贵木案,正有汉人官吏端坐在前,手中笔锋不停,不时抬头,在翻译的协助讯问下,记录着抵达的俘虏职业。
而在这些长列俘虏的背后,有着不同规模的营房,他们也正是在此地,根据职业不同,进行分营安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