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砂轮的转动,就是依靠人力踏板供给动力。
“冶铁所之变化,着实让某惊讶,诸位皆有功,统统有赏!”公孙度对冶铁所的效率很满意,很是称赞了一番冶铁所的管事官吏,在短短的时日做到这种局面,已经很让公孙度意外了。
“谢府君赏!”在管事匠人的齐声感谢声中,郡兵手捧绢帛上前,给匠人分发布匹。
“这?这是三韩的绢布?”很快,厚厚的绢布入手,立刻就有识货的官吏意识到了手上绢布的来由,这不就是近日里在襄平热销的三韩绢布吗?
“难道说?传说是真的?府君真的参与对三韩的征讨了?”在场的官吏眼神闪动,立刻意识到了眼前的年轻太守的不安分,这边才打完不听话的玄菟郡,没想到远方还在对三韩用兵,难道不知好战必亡的道理?
可是手中感受着三韩绵布的厚实手感,想到家中妻儿老母用到这样的布料,又能做一身保暖的衣裳,立时将那些逆耳忠言咽了下去。只在心中不屑一句:“嘁,三韩野人,管他去死!”
离开冶铁所,公孙度飞速赶回住所去,一路上他都在心中惦念着对于工部的规划,在他看来,一切官僚机构,都必须要有计划,有目标,不然就容易变成碌碌无为的养老院。
“那么多的大匠汇聚,总要干出些大事才行啊!蒸汽机的科技树、轨道的修筑、金属加工机床的研制,对了,还有船只的研发,车船好像是南北朝发明的,距今也不远,可以上马了,另外...”
随着他口中言语,书房摊开的白纸上被他绘制了一幅幅科技树的线路图。
其中有许多的交叉,比如冶铁技术,就是许多工艺进步的先决条件。
又比如金属加工,其中的铣床,对于筒壁的精密加工,不仅仅是蒸汽机的前置技艺,也是火炮加工技艺成熟的标志。
忽地,公孙度眼睛一凝,他看到了另一个交叉点,化学。
后续的辽东发展中,无论是用于战争开矿的火药,还是用于手工业技艺进步的化学药品,都逃不开这一重要的学科。
看到这个词汇,公孙度就不由抬头望向了远处道观的方向,想起了那个让人头疼的牛鼻子,神神叨叨的狐刚子。
一想起上次那厮一脸神秘的给自己献仙丹的场景,公孙度就气不打一处来,紧接着便是担心,他花费了这么多的财货,不会养了个瘾君子吧?
“备马!我要去城北道观!”再也压抑不住自己心中的担忧,他高声对室外的亲兵喊道。
城北道观,正门
当公孙度一行骑马赶到时,发现这里仍旧人流熙攘,前来诊治的民众渐少,可是在史子眇的感召下,道观显然成为了一处新的集市所在,观外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摊位,不同于大市里的批发贩卖,这里售卖的都是些襄平市民自己的手工业品,以及城外小老百姓自制的货品。
牵马步行的公孙度发现,也许是地点的特殊性,这里出现的货物还是以药材为主,辽东山林多,药材也多,各式各样的药材被人采来在此售卖。
东汉末年,正是中医集大成者涌现的年代,光是史书记载的成名者就有华佗、张仲景、董奉。
山野间的野路子医者也有不少,其中以道士为主,这些人有胆识,敢对人用药,有宗教托底的他们,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
冀州的张角、汉中的张修,都是以医术蛊惑民众,他们若是真如士人所说那般,烧符水、拜鬼神,靠身子苦熬,种种随缘疗法愚弄乡民,又怎能笼络如此多的百姓的?
道士既然能够作为农民起义时的基层骨干,就必然有其根基倚仗,这根基不在利便在义。
而以公孙度对民间百姓的探访,百姓对于道士的观感普遍良好,道士虽然不像那些沙门和尚讲往生极乐,反而只修今生,说些玄之又玄的大道理。百姓碍于文化有限,听不大懂,可是道士的存在,对于小民是实实在在有好处的。
其中,道士傍身的医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