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的子钱家们,放贷的利率一律是五成到十成的范围内的,这还是下限,要知道西汉时的商人给国家借钱,利息甚至开到了本金的十倍,当时为了打仗的官府不仅答应了,事后还按照十倍的利率偿还了借款。
所以,胡器口中的两成利,算是相当厚道的了,要知道他们船厂之前的融资,都是通过在市场上增发股份集资的,那样确实能筹到钱,可是船厂的股东都不太乐意自己的股份被稀释,十分排斥继续在股市上融资的行为,没想到刚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胡器的到来为他们解决了最大的资金来源问题。
不待齐山回话,胡器又说了:“不过我能提供的资金大多是你等征募需要劳工的物资,比如布匹、粮食等,你看如何?”
“好!不成问题,本来付给那些劳工最多的还是粮食布匹。最近听说太守免除了来年的口算钱,那些小民更不需要铜钱了。”齐山搓着手答应下来,以这么低的利率借来资金,他总觉得自己占了胡器的便宜,老脸都有些红。
胡器这边更是喜出望外,这便是信息差了,他自己知道不久的将来,沓氏的粮食、布匹价格会狂跌,可是齐山不知道啊。
即便资金的利息低于了当前子钱家们的常规利息,可是敏锐的胡器早就发现了,在缺少资金的地方、乡下,子钱家的利息高那是有缘由的,那便是当地市场上资金的稀缺,而在沓氏,资金根本不是什么稀缺物,只是因为股市、沓氏兴办作坊等存在,短时间吸纳了资金,没有让子钱家们反应过来,不然贷款利息早该降了。
随着大量怀着不同目的商徒到此,沓氏不再是个资金稀缺的地方,反而还有些资金溢出。
时移事易,在这里应当是资金去寻找目标,而不是坐等借贷者上门,胡器正好成为第一个走出舒适圈的放贷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