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晶体的自毁程序一旦启动,便难以逆转。凯斯特博士一把夺过晶体,以最快的速度连接到一台便携式读取设备上。
屏幕上,数据流如同雪崩般飞速滚动,夹杂着大量的乱码和错误提示。晶体正在从物理层面崩解。
“快!能抢救多少是多少!”博士满头大汗,双手在控制台上飞舞,尝试绕过损坏扇区,提取核心数据。
苏晚和陆沉渊紧盯着屏幕,心提到了嗓子眼。
几分钟后,随着“咔嚓”一声细微的脆响,那枚存储晶体彻底碎裂,化作了齑粉。几乎同时,读取设备的屏幕也暗了下去。
“怎么样?”陆沉渊急问。
凯斯特博士喘着粗气,看着屏幕上最终定格下来的一小段残缺不全的文字和几张极其模糊、像是星图又像是生物结构图谱的碎片。
“只……只抢救出这一点点。”博士将残存的数据投射到光幕上。
文字部分用的是某种极其古老的地球语言变体,经过翻译程序勉强识别,断断续续:
“……协议……不可接触……观测者禁令……‘摇篮’之秘……‘原初之血’……警告……归途即陷阱……”
“摇篮”?“原初之血”?“观测者禁令”?
这些词汇充满了神秘感,但缺乏上下文,难以理解。
那几张模糊的图片更是难以辨认,一张似乎描绘了某种双螺旋结构的变异体,另一张像是一个星域坐标,但关键部分缺失。
“这些信息……太碎了。”苏晚蹙紧眉头,“‘原初之血’可能指的是某种古老基因?‘摇篮’是指地球吗?‘观测者禁令’又是什么?”
陆沉渊指着那段“归途即陷阱”:“这是在警告我们,返回地球的路途上有危险?还是指‘开拓者号’当初的归途本身就是个陷阱?”
线索有限,疑团更多。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苏晚的特殊性,以及“开拓者号”的秘密任务,确实关联着一个被刻意隐藏的、可能关乎人类文明本身的大秘密。而这个秘密,引来了不明的觊觎者。
这个消息被严格限制在极少数核心成员中。马丁船长得知后,也是震惊不已,他意识到“开拓者号”承载的,远不止是明面上的殖民使命。
合作的基调悄然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互助求生,更增添了一层共同探寻真相、应对未知威胁的色彩。幸存者们看向苏晚的目光,少了几分猜疑,多了几分同舟共济的凝重。
“无论如何,离开这里,提升我们的实力,是应对一切的前提。”陆沉渊总结道,“引擎项目,必须加快。”
在共同的危机感驱动下,“强跃迁引擎”的验证和试制工作被提升了优先级。资源倾斜,人员加班加点。
然而,技术的鸿沟并非仅靠决心就能跨越。在试制一个关键的能量导流部件时,由于材料纯度不达标和加工精度不足,第一次集成测试失败了。剧烈的能量逸散差点引发小范围爆炸,幸好防护措施到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宝贵的试制材料损毁了近三分之一。
挫折感笼罩着项目组。
就在团队士气受挫,为材料和技术瓶颈发愁时,负责监听外部信号的幸存者技术员,捕捉到了一段来自遥远星域的、微弱的、断断续续的公共广播信号。
经过降噪和增强处理,广播的内容逐渐清晰——
那是一则用多种已知语言循环播放的……“寻人启事”?
而启事上附着的、经过处理的影像轮廓,虽然模糊,但赫然与苏晚和陆沉渊的容貌特征,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广播的源头,署名是——“泛银河文明遗产保护与探索基金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