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越发没底,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嘴里不住地说着这房子用料如何扎实,风水如何好之类的话。
一圈转完,宋晓峰站在院子中央的古树下,拍了拍手上的灰,对老吴淡淡地说了一句:“院子格局还行,就是这内部的情况,比我想象的要简单一些。吴老哥,咱们找个地方,细聊聊?”
老吴的心,随着他这句听不出喜怒的话,一下子提了起来。
三人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坐了下来,开始聊起了正事。
宋晓峰没急着谈价钱,而是先问起了最关键的问题:“吴老哥,这房子的产权清晰吧?没什么问题吧?房契地契这些,都齐全吗?可别到时候有什么纠纷。”
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这年头私人房产交易本就敏感,万一产权不清,后患无穷。
老吴一听这个,倒是挺直了腰板,连忙从随身带着的旧皮包里拿出一个用油布包得仔细的包裹。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几张泛黄但保存完好的纸契。
“宋老弟,林警官,您二位放心,这个绝没问题!”
老吴将房契和地契摊开在桌上,指着上面的官印和文字解释道,“这是前清时候的老契,后来民国政府也换发过,解放后咱们街道和区里也做过登记备案,手续都是全的。您看,这上面清清楚楚写着占地亩数、四至范围,后面那个小花园也在契内。祖上留下来的,干干净净,绝无任何纠葛。”
宋晓峰凑过去,仔细辨认着上面的字迹和印章。
他虽然对古文书契不太在行,但看纸张、印泥和书写格式,不像是假的,而且老吴这急于出手的样子,在产权上作假的可能性也不大。
林文静也在一旁仔细看着,她对这类文书比宋晓峰更熟悉些,轻轻点了点头,示意看起来没问题。
确认了产权这个核心,宋晓峰心里踏实了大半。
他重新坐好,手指轻轻敲着桌面,这才进入了讨价还价的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