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四九城,几人一起走进了嘈杂的四合院。
秦大军和周长海两人看什么都觉得新鲜,手脚都不知该往哪儿放。
宋晓峰将两人安顿在宋小伟刚腾出来的那两间屋子里。
“大姐夫,二姐夫,这两间屋你们先住着,被褥都是现成的,缺什么少什么就跟我和文静说,或者等小伟雨水过来你们直接告诉他们。”
宋晓峰帮着把两人简单的行李放进屋里,然后又打小伟去上班了!
“哎,好,好,这就挺好了,忒好了!”
秦大军摸着平整的炕席,连连说道。
周长海也一个劲地点头。
安顿下来后,宋晓峰并没有急着让他们立刻决定做什么,而是给了他们一个看似轻松实则非常重要的任务。
“做生意急不得,先得熟悉环境。”
宋晓峰拿出一些钱和粮票递给两人,
“这几天,你们不用想别的,就在这四九城里到处转转,看看。
早上去附近的菜市场、副食店看看,老百姓都买什么菜,什么价钱;
中午去工厂区、学校门口瞧瞧,看那些摆摊卖吃的、卖日用品的都是怎么做的;
晚上再去热闹的街口逛逛,看看人家卖什么零嘴、小玩意儿。”
他顿了顿,看着两位姐夫有些茫然的眼神,耐心解释:“这看,不是瞎看。
得琢磨:为什么人家在这儿摆摊?卖的东西为什么有人买?要是你们做,你们能做什么?是跟着卖一样的,还是弄点不一样的?”
秦大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周长海反应快些,问道:“晓峰,意思是……让我们先瞅瞅,看哪个行当适合我们?”
“对!”
宋晓峰肯定道,“你们自己看中的,琢磨明白的,干起来才有劲头,才容易成功。
光听我说,终究是隔了一层。
这城里和乡下不一样,机会多,但门道也多,得自己先摸出点感觉来。”
他拍了拍两人的肩膀:“别怕走丢,大方向记着点,实在找不到路了就问警察同志。
这几天,就是让你们开眼界、长见识的。”
两人重重的点了点头,显然是把他的话全都听进去了。
安排好两位姐夫后,宋晓峰心里也在琢磨着得给他们找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这种事也不用找别人,直接找傻柱就行。
这家伙在四九城土生土长,又在食堂干了这么多年,对各种小吃门儿清,人脉也广,找他准没错。
想到这里,宋晓峰抬脚就去了中院傻柱家。
傻柱刚下班,正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歇脚,手里摇着蒲扇。
“柱子,忙呢?”
宋晓峰笑着打招呼。
“哟,晓峰啊!
快坐!”
傻柱一见是他,连忙起身又要去搬凳子。
“别忙活了,说两句话。”
宋晓峰摆摆手,顺势蹲在傻柱旁边,递过去一根烟,“有个事想跟你打听打听。”
“咱哥俩还客气啥?有事直说!”
傻柱接过烟,凑着宋晓峰的火点上。
“我大姐夫和二姐夫,这不从乡下进城了嘛,想琢磨着做点小买卖糊口。
我让他们先在城里转转,熟悉熟悉环境。
可这具体做什么,心里还没谱。
这一块儿你是行家’,见多识广,给参谋参谋?现在街面上,弄点什么小吃比较稳妥?”
宋晓峰开门见山。
傻柱一听是这事,眼睛一亮,来了精神:“嗨!
我当什么事呢!
这是好事啊!
这不也是雨水的姐夫吗,都是自家人,没说的!”
“晓峰,你放心,别的不敢说,这四九城吃食上的门道,多少知道点儿!
肯定不藏私!”
他往前凑了凑,压低了些声音,如数家珍般说道:“要说稳妥、上手快,本钱还不大的,我看有几样挺合适。
比如,卖炸酱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