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计划,先在远地轨道第三区的陨石带与青通号会合,随后尽快前往伽玛四七七区与双溪号和澜溪号会合。”方星牧看着便携式终端机屏幕上的航程计划,“这两次汇合的计划不变,而且要尽可能快。现在我只希望研究所那里已经完成试作机的初步测试,我们一到就能即刻开始……”
“提督,这次集团对闪电II的强化开发,据说是已经提前完成了?”
史纳普席舰长作为九州集团中为数不多有实战经验的舰船指挥官,他对集团内部的武器开发进度自然是格外的关注。
这关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了了解集团对于最新锐武器的研究方向和进度。因为一旦研究完成,他所属的实战舰队通常会第一个列装,列装的武器自然是需要额外的关心。另一部分关注也同样是因为总是会最优先的列装,所以那些具有不确定性的试作武器也同样会送上舰船,而这些武器究竟能不能用,会不会伤到自己人,作为一舰之长的史纳普席不得不特别关注。
“闪电II的强化开发确实已经完成开发了,研究所那里都已经进行了小规模的量产,第一批六架先行量产机已经交付使用了。但……实战表现出来的数据实在是很普通,比星联现在用的奥修斯特好上一点,但很有限。而且投入与产出有些不相称……”
方星牧对史纳普席舰长没做什么保留。接下来两人将会是同一个战壕中的战友,彼此之间的信任尤为重要。
“本舰的强袭机兵预计就是闪电II,那么能期待闪电II的战力吗?”
闪电II作为九州集团最新锐的强袭机兵,肯定是优先配置在陵阳号上作为舰载强袭机兵的。史纳普席舰长大约在一个月之前就收到了相关的文书。
“……闪电II也算是当前主流强袭机兵的水准,主要在火力上略有优势,能配置光束武器,算是标准的第二代强袭机兵。目前闪电II的武装配制测试已经完成了,有好几种配置方案,都以火力压制为最优。不过以遇上速度型机体,还是可能会吃亏。”
方星牧一边说着,一边走便携式终端机上快速的输入着。
随即,史纳普席舰长身前的舰长终端机上探出了信息提示。
“这是……青通号上的那台测试机?”
史纳普席舰长点开了信息,很快开了起来。
方星牧发来的信息中既有整理好的文书报告,也有视频。史纳普席舰长看得很认真,好一会才捏着眉头从报告中抬起头:
“重型机……与目前主流强袭机兵设计思路似乎有些不同,不过能一对三的对抗闪电II,性能上的优势很明显。有没有量产的可能?这速度和火力,哪怕对上星联目前最精锐的舰队也能完全压制。”
方星牧微微摇头:“这架机体只是技术验证机,验证机体结构的强度能否承受重型装甲的重量和加速时的过载。目前验证……也算是成功了吧,不过这架机体本身的强度还是不够,继续开发的意义不大。”
“星联能看上这架机体吗?”
史纳普席舰长的眉头皱了起来。
“不好说……目前星联舰队总体的战斗风格偏向稳妥。要发挥出‘骑士’的战力,需要采用强袭战术。机体性能是一部分,战斗风格也是一部分。我觉得星联的人宁可使用反应弹,这种强袭战术,他们多半不愿意。”
方星牧说着,略微压低了声音,轻声说了几句。他的话只落在可史纳普席舰长的耳中,但立刻让这位头发灰白的资深舰长皱起了眉头,非常紧的眉头。
史纳普席舰长考虑了好一会,这才沉声问道:“这情报可靠吗?”
“是内务部特线传来的,可信度方面应该没什么问题。不过具体的时间……”方星牧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无论怎么样,优先与青通号会和,随后再会和双溪号、澜溪号。相信完成舰队编组之后,就算有问题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第八十三独立舰队预计由两艘巡洋舰、三艘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