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素质、战斗风格,甚至性格,都会对战斗效能产生影响。
同时,舰船武装的特性也需要尽快掌握。比如,同样口径、同样设计的主炮,理论上炮击的出力、炮塔的转向速度、射击精度,都应该是相同的。但由于制造和安装上的差异,会导致主炮出力、射角等方面有着微妙的差异。这些差异虽然是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但在经验丰富的老炮手操作下,绝对能发挥出迥异的效果。如何利用这微妙的差距,那就是舰长、舰队指挥的职责了。
方星牧可不愿意在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时候遇上敌人。如果发生这种事,那无疑将会是一场灾难。固然每一次方星牧都能够靠自己的实力完成惊天大逆转,但问题在于他可不希望自己的部下都是只会喊救命的拖油瓶!
“另外,最新的强袭机兵设计方案,已经有了个头绪,要尽快弄出来。雷迪,虽然说星联那里是已经拍板了,那个合同我们也已经拿下,都已经签完了。但如果最终交出去的东西和奥修斯特差不多,甚至部分方面还达不到奥修斯特的性能,星联会付这个账单,会就这么接收下来?”
方星牧的问题很直接,别说是专业人士雷迪了,就连没什么“常识”的王芊凛也一样默默摇头。
“新机型如果比不上奥修斯特,他们肯定不满意。到时候找个什么理由的终止合同,这还不是星联他们说了算?”
雷迪也是个明白人。合同归合同,但实际采购数量,那肯定还是星联说了算。
“闪电II目前的性能也就和奥修斯特差不多,最多机动性方面比较优秀,但优秀的也很有限。用闪电II交差,多半是会直接被打回来的,至少也要骑士才行。但骑士……你懂的。骑士的问题太多了。”
提起目前九州集团正在开发的强袭机兵,方星牧就想叹气。
强袭机兵的设计与舰船设计一样,是对整个工业体系的一次考核,涉及方方面面。无论是新型引擎的研发,还是外装甲的轻量化,亦或者是传感器的灵敏度提高,都能够对强袭机兵的设计带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艾尔特·伯勒集团的奥修斯特在完成开发的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奥修斯特的性能远超同期所有的其他竞标机体,而且还是能够一对三、一对四的有着绝对性的优势。而这一机体性能上的优势在过了十多年的今天,依旧不输于仅两、三年完成开发的最新型号强袭机兵。
究其原因,主要是奥修斯特使用的是当时艾尔特·伯勒集团刚刚完成研究的特种合金装甲。这种装甲比目前市面上的常规装甲轻了三分之二,使得机体的重量大幅度减轻。机体的重量大幅度减轻了,即便引擎出力不便,机体的灵活性也会大幅度的提高。而节省出来的负载就可以用在加强火力,或者是加强防御方面了。
不过非常遗憾,从奥修斯特的问世至今,强袭机兵领域的技术革新已经很久没有出现闪光点了。这一方面是近十年盖亚星系总体上比较和平造成的,各大主权势力都没有扩展的计划,进而对先进武器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另一方面也是强袭机兵最大的用户,也就是星联,一直都没有进一步开发新型机的需求。
而九州集团在强袭机兵方面,确实没什么优势。说得直白一点,四零四研究所的设计师目前的所有设计都是“抄袭”。将其他集团已经完成的强袭机兵设计找出来,然后把获得一致好评的部分抓出来,随后整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他们的设计了。
博采众长,真说起来也没什么不好的。只要整合的好,那就是一架有着不错性能的缝合怪。如果没整合好,那就是一架看起来威猛无比,实际上不堪一击的样子货。而闪电II,就属于介乎与缝合怪和样子货之间的产物。说性能优秀吧,这肯定是违心的话。说差吧,实际上也还过得去,尤其是与其造价相比,怎么看怎么物美价廉……
在这十年之中,各方面的技术有没有更新换代、有没有革新呢?当然是有的。只不过由于没有需求,这方面的技术也就没有进行汇总,进而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