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京州市委家属院的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孤灯。李达康没有开大灯,独自深陷在宽大的皮质沙发里,指尖的烟头在昏暗中明灭不定,映照着他紧锁的眉头和深邃的眼神。
赵立春“驱虎吞狼”的计策虽然高明,但具体如何操作,却需要极其精密的谋划,一步踏错,满盘皆输。核心关键在于:他必须给田国富和沙瑞金的调查组提供一些能够指向京城秦、李等家族的“线索”或“证据”,但又绝不能是铁证。
铁证有两个致命风险:第一,如果沙瑞金真的凭借铁证扳倒了那几家,事后清算起来,提供铁证的他李达康就是头号功臣,或者说头号叛徒,那几家残余势力的报复将是他无法承受的。第二,如果沙瑞金失败了,那几家缓过气来,同样会追查证据来源,他李达康依旧是死路一条。
所以,这些证据必须是模糊的、间接的、需要大量推测和联想才能和那几家扯上关系的。最好是那种能成功引起沙瑞金兴趣、让他觉得方向没错,但又不足以直接作为呈堂证供,甚至经不起深度推敲的材料。
更重要的是,递交这些证据的渠道,必须绝对安全,绝不能直接牵连到他李达康本人。他需要一个“信使”,一个完美的“替死鬼”。这个替死鬼需要满足几个苛刻的条件:
有能力接触到与光明峰项目核心机密相关的信息。
有强烈的动机或正直到迂腐的性格,促使他在发现“问题”后,会选择向上举报或汇报。
其举报行为看起来合情合理,不会让人怀疑背后有他李达康的指使。
即使事情败露,此人也能够承受后果,或者其身份能自然解释举报动机,不会溯及李达康。
李达康的脑海如同一个高速运转的处理器,飞快地筛选着身边可能的人选。
第一个闪过的是光明区区长孙连城。孙连城作为项目所在地的行政主官,理论上能接触到不少内部资料。但李达康立刻否决了。孙连城此人,经过丁义珍事件后,早已心灰意冷,奉行“少做事、少犯错”的原则,对光明峰项目避之唯恐不及,恨不得把自己摘干净。让他去主动搜集敏感证据并举报?绝无可能。他不反过来坏事就谢天谢地了。
第二个想到的是公安局长赵东来。赵东来有能力,有忠诚度,也掌握着侦查手段。但李达康再次摇头。赵东来是他目前最得力、也是最关键的心腹,掌控着京州的公安力量,是他维持局面、应对危机的底牌之一。把他推出去当这个“信使”,风险太大,代价也太高,无异于自断臂膀。不行。
第三个候选人是政协副主席侯亮平。侯亮平有反贪经验,性格执拗,而且因为之前被钟家抛弃、又被纪委利用后闲置,内心可能积压着不满。但李达康仔细一想,也觉得不妥。侯亮平不是傻子,吃过一次大亏后,警惕性极高。让他去碰这么敏感的事情,他肯定会怀疑背后有阴谋,未必会就范。而且他现在的身份尴尬,突然跳出来举报,动机太过明显,容易引火烧身。
否决了一个个人选,李达康感到一阵烦躁。难道就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吗?
就在这时,一个名字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思绪——易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