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资金挪用和工程造假。你立即联系中福集团纪委,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此事!"
挂断电话,李达康又看向赵东来:"东来,你派几个得力人手协助张书记。要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同志。"
"明白。"赵东来点头,"我让经侦支队的王队长带队过去。"
李达康满意地颔首,又转向孙连城:"你们继续追查那三亿资金的下落。国际刑警那边保持联系,必要时可以请示动用省公安厅的关系。"
两人起身告辞时,李达康突然叫住孙连城:"连城,这次调查你做得很好。记住,所有材料直接向我汇报,不要经过其他环节。"
等办公室门关上,李达康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踱步到窗前,俯瞰着京州市中心的车水马龙。阳光照在他脸上,那些常年紧绷的皱纹似乎舒展了一些。
"中福集团..."他喃喃自语,嘴角浮现出一丝几不可见的笑意。这家副部级国企的介入,简直是天赐良机。作为与地方政府平级的央企,中福集团有着独立的决策体系和人事任免权。如果能将部分责任定在他们身上...
李达康的思绪飞快转动。
他拿起桌上的保密电话,犹豫了一下,又放了回去。现在还不到向沙瑞金汇报的时候,必须等调查有了更明确的结果。
桌上的另一部电话突然响起,是小金秘书:"李书记,省委办公厅来电话,询问爆炸事故的善后进展。宁省长要求明天上午召开专题会议。"
李达康的眼神瞬间冷了下来:"回复他们,我正在一线指挥救援和调查,明天会准时参会。"
挂断电话,李达康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宁方远这是迫不及待要发难了。明天的会议上,必须拿出足够分量的"替罪羊",否则自己将陷入被动。
他重新拿起红色电话,拨通了张树立的号码:"树立同志,调查组组建得怎么样了?...好,很好。记住,重点查中福集团那个工作组的背景,特别是刘杰与丁义珍的关系...对,越快越好。"
放下电话,李达康走到办公室角落的保险柜前,输入密码取出一份泛黄的档案。封面上赫然写着"金山县道路集资案(1993)"。他轻轻抚过那个日期,眼神复杂。
二十年前,他还是金山县县长,为了修路强行摊派集资,导致一名农民自杀。是赵立春力保他过关,才有了今天的李达康。这份恩情,成了他永远无法摆脱的枷锁。
手机震动起来,一条加密短信映入眼帘:"调查方向很好,但别过火。瑞龙的事到此为止。——老领导"
李达康盯着那条短信看了许久,最终只回复了一个"明白"。他走回窗前,发现天色已暗,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远处爆炸现场的方向,仍有几盏应急灯在闪烁,像是不肯熄灭的警醒。
明天将是关键的一天。他必须在中福集团和赵瑞龙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给上面交代,又不至于彻底得罪赵立春。这个钢丝走得惊险,但并非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