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药灵通脉全书》,翻到关于灵脉地形的章节:“师傅,书里说过,要是灵脉周围有‘聚灵点’,气息就会绕着聚灵点走,形成环绕状。难道这三座土坡是聚灵点?”
萧夭接过书,仔细看了看,书中写着“聚灵点多为岩石或泉水,能吸附灵脉气息,使灵脉绕其流动,形成灵脉环”。她走到土坡顶部,用脚尖蹭了蹭地面,土灵点,而且聚灵点只会让灵脉绕一次,不会绕三座土坡。”
阿蛮蹲在土坡边,用手挖了挖土,突然“哎呀”一声,手指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她举起手,指尖沾着一点黑色的东西,像是碎木屑:“师父,土里有东西!”
萧夭和阿竹凑过去,阿竹用砍刀挖开土,里面竟埋着几根黑色的木片,上面刻着奇怪的纹路,已经腐朽了大半,一碰就碎。木片周围的土比其他地方黑,还带着股腥气——和之前老陈说的灵草烂根的味道一样。
“这木片有问题。”萧夭用帕子包起一块木片,“上面的纹路像是用来引灵脉的,只是已经被浊气腐蚀了。说不定这三座土坡的灵脉环绕,就是这些木片搞的鬼。”
三人又去另外两座土坡,果然在土里挖出了同样的黑色木片,纹路和形状都一样,只是腐朽的程度不同——离潭边最近的土坡,木片腐朽得最严重,离潭边远的,还能看清完整的纹路。
“这些木片应该是人为埋在这里的,目的是改变灵脉的路线,让它绕着三座土坡走。”萧夭把木片放进背包,“只是不知道是谁埋的,又为什么要这么做。”
阿竹举着罗盘,突然说:“师傅,灵脉的气息好像变弱了!刚才在第一座土坡,指针还很稳,现在到第三座,指针又开始晃了。”
萧夭看了看太阳,已经到了正午,按说灵脉的气息应该变强,可这里的却变弱了。“咱们先回洞,等晚上再来测——我怀疑这里的灵脉气息,白天弱,晚上强。”
回到避雾洞,李山立刻迎上来:“怎么样?灵脉测清楚了吗?”
萧夭把纸上的三角路线递给李山,又拿出黑色木片:“灵脉不是直线流动,而是绕着潭边三座土坡走,土里还埋着这种木片,像是用来引灵脉的。而且我怀疑,这里的灵脉气息晚上强,白天弱,和云芝谷正好相反。”
老周凑过来看木片,突然脸色一变:“这是‘引灵木’!以前听我爷爷说过,这种木片用老松树木做的,刻上引灵纹,埋在灵脉旁边,能改变灵脉的路线。只是这种木片只能用三年,时间一长就会腐朽,还会吸引浊气——难道是有人故意用引灵木改了灵脉的路线,结果木片腐朽后,引来了浊气?”
萧夭点头,这倒是能解释灵脉绕路和浊气出现的原因。“老周,您知道谁会用引灵木吗?药农里有懂这个的吗?”
老周摇头:“药农们只懂认草药,哪懂什么引灵木?老陈可能知道些,可他现在失踪了……对了,去年秋末,有个外乡人来过谷里,说要找‘灵脉眼’,还问过潭边土坡的情况,当时老陈还跟他聊过几句,说他是骗子,把他赶走了。”
“外乡人?”萧夭心里一动,“您还记得他长什么样吗?”
“个子很高,穿黑色的衣服,脸上蒙着布,看不清模样,说话声音很哑,像是嗓子受过伤。”老周回忆着,“他只在谷里待了一天,就往黑风崖方向走了,之后就没再见过。”
萧夭把外乡人的情况记在心里,又让阿竹准备晚上测灵脉的东西:“把罗盘的潭底石粉再涂厚点,晚上浊气浓,别让罗盘又失灵了。再准备几个火把,万一遇到傀儡,也好应对。”
到了傍晚,洞里的人都睡下了,萧夭三人悄悄走出洞。夜间的雾气又浓了起来,能见度不足三步,阿竹举着罗盘走在前面,指针比白天稳了很多,泛着淡淡的白光,指向潭边第一座土坡。
“师傅,罗盘的反应比白天强多了!灵脉的气息真的晚上变浓了!”阿竹惊喜地说,“指针指向第一座土坡,比白天更准,没有晃。”
萧夭走到土坡边,用指尖凝起一丝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