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数据结合,制定出更精准的灵植种植指南;又帮镇上的药铺改良了药材储存方法,用低浓度灵力场替代传统的地窖储存,让药材保质期延长一倍。离镇那天,全镇人都来送行,孩子们捧着自己绘制的灵植图谱,药农们则送来精心炮制的草药,队伍里多了三辆装满各地医书孤本的马车。
一路向南,沈砚的游历队伍不断壮大。在洛城,医学院的书生们加入进来,带来了人体解剖图与药理实验数据;在江城,水族的医者贡献出水中灵植的培育秘法;在雪域边界,修行者们分享了灵力与精神力结合的治疗心得。这些知识像涓涓细流汇入江海,让药灵科技的体系越来越完善。
三年后的深秋,沈砚终于返回玄门。当游历队伍抵达山门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山脚下竟建起了一座宏伟的建筑群,飞檐斗拱的传统样式中嵌入了通透的玻璃穹顶,正是按沈砚手札规划建造的“药灵实验室”。
“沈师兄,你可回来了!”谢慕白笑着迎上来,他鬓角多了几丝白发,眼神却愈发清亮,“长老会举全宗之力建成了实验室,就等你回来主持大局。”
沈砚走进实验室,阳光透过穹顶洒在中央的全息投影台上,台上悬浮着立体的人体灵力循环模型,旁边的培养皿中,灵植在精准控制的光线下茁壮成长。弟子们有的在用灵力显微镜观察样本,有的在光屏上推演药灵术公式,传统道袍与实验白褂在实验室中和谐共存。
林小婉捧着最新的研究报告跑来:“师父,我们成功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了止血草,灵力凝血效率提升了五倍!”她的道袍上别着玄门新颁发的“药灵大师”徽章,这是对她三年来研究成果的最高肯定。
沈砚走到实验室最深处,这里供奉着三样东西:师父留下的西漠药庐手札、玄门传承千年的《百草全经》,以及他自己编写的《药灵科技大典》。三本书籍在灵力的滋养下微微泛光,仿佛在诉说着跨越时空的传承故事。
他伸手抚过手札封面,指尖传来熟悉的温热。从穿越而来的迷茫异乡人,到开创药灵科技的传承者,这条融合之路充满了挑战,却也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归属感。窗外的银杏叶正纷纷扬扬落下,落在实验室的窗台上,也落在沈砚眼底的坚定光芒中。
“传承不是复制过去,而是让智慧走向更远的未来。”沈砚轻声说道,转身走向正在忙碌的弟子们。阳光在他身后拉出长长的影子,与实验室中无数忙碌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传统与未来共生的画卷。在这片闪耀着双界智慧光芒的天地里,新的传奇正在悄然书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