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 第九十五章 新房上梁

第九十五章 新房上梁(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快穿炮灰她不走寻常路 致命游戏:全能大佬搞钱攻略 寒门天子:开局灾年,我带着全村造反 末日求生公寓 重回2010:从高中起不留遗憾 完蛋!我抢的世子妃是穿越女魔头 被渣男送去留种?我反手虐哭渣男 恋综咸鱼,但顶流总想和我炒CP 穿书反派的逆袭 哥布林,从刀剑砍到枪炮

过去了,天也彻底暖和了,不用担心猪崽和鸡苗会因为换季染病。

“叔,您现在要操心的是,这么多头猪吃什么。”

光指望村里的老人、妇女和孩子打猪草,根本供应不上。

“这还真是个大问题,天明,你给拿个主意。”

“镇上粮站的副站长,是我婶儿的娘家侄子吧?”

“对啊!”

李学庆刚说完,就明白李天明的意思了。

粮站有大量的麸糠,永河县又没有大型的养殖场。

往常养任务猪的时候,打的猪草就够了,根本用不到这些麸糠。

往外运的话,连油钱都不够,最后只能用来沤肥。

要是有人愿意买,粮站还能增加一笔收入,何乐而不为。

“我现,你这脑子转的是真快。”

“叔,这可不是脑子转的快,这叫走一步,看三步,所有的情况都得提前预料到了。”

“说你胖,你还喘上了。”

李学庆大笑道。

“不过光喂麸糠还不行,长膘太慢,还是得备下些精料。”

李学庆这次的反应也够快。

“你这是在打集体储备粮的主意吧?”

李天明笑道:“叔,您圣明,我是想着借上一部分,拿去粮站换玉米,等年底赚了钱,咱再补上就行了。”

各村的集体储备粮,县革委每年查一次账,进多少,出多少,有了亏空,及时补上。

像李天明说的,借上一笔,问题倒是不大。

就算是被人举报了也没事,没人敢因为这个触李老混子的眉头。

自从拍了县革委胡主任的桌子,指着对方的名字骂大街,李学庆一战成名,混不吝的形象深入人心。

“成,就按你说的办。”

李学庆说着躺在了拖拉机后斗的草垫子上,美美的想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肥猪满圈的景象。

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这件事刚办完,紧接着,李天明又要送大莲去棉纺厂报道。

姑娘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家,石淑玲抱着闺女哭了半晌。

最后还是李学工了话,李天明才得以出。

到了海城,两人先去了大伯家。

得知老三家的大闺女也进城当工人了,李学军自然是高兴得不得了。

他比谁都盼着老家的子侄们能有出息。

“大莲去棉纺厂,一个人在那边没人照顾能行吗?”

高兴过后,李学军又开始担心。

现在城里比乡下乱,各个厂里虽然基本都恢复生产了,但是仍旧运动不断,乱糟糟的不像样。

把个如花似玉的大侄女放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棉纺厂。

李学军还真不放心。

“怎么没熟人啊?”

严巧珍从厨房出来了。

“你忘了,我姨家的表妹就在棉纺厂,干的也是挡车工,还是去年的市劳动模范呢,把大莲交给她,让她帮着带,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正好严巧珍今天休息,吃过午饭,便跟着一起去了棉纺厂。

先去找了杨科长,接着又找到了严巧珍的表妹,李天明和大莲随着一起叫姨。

顺顺当当的办了入职手续,严巧珍反复叮嘱了好几遍。

努力工作,不该掺和的别掺和。

把大莲留下,李天明送了严巧珍回家,接着还得紧赶慢赶的回村。

随后的一段日子,李天明每天就泡在新房工地这边。

按照他的设想,房子一点一点的有了模样。

噼里啪啦……

一阵鞭炮声响。

今天是新房上梁的日子,这在农村可是大事。

容不得一丁点儿马虎。

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底下围观的人也都悬着心。

此刻,有一个人的心在滴血。

杜立德。

李天明盖房子用的这几根木料,都是他精挑细选来的。

原本不想来的,可脑子就是管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穿成冷宫弃妃,我在后宫开小卖部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从宠物店开始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 绝对权力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潮湿咬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