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默念:“小逸,兕子……朕,代大唐百姓,谢谢你们了!”
……
很快,夜幕降临。
负责分发这批物资的房玄龄等人也来到了立政殿内给李世民汇报情况。
“陛下,所有的御寒物资都已经分发下去了,并且教导了百姓如何使用,长安城及其周边应该不会再出现冻毙的情况!”
“好!好!好!”李世民连道三声好,眼中精光闪烁,难掩激动之色,“众卿辛苦了!此役,尔等功不可没!”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胸中澎湃的心潮,目光扫过殿内的大臣,沉声道:“然,此仅为解燃眉之急。取暖御寒,终究要靠自身。玄龄,戴胄,蜂窝煤与火炕之事,进展如何?这才是关乎长远之计!”
房玄龄立刻上前一步,脸上带着振奋与一丝疲惫:“回陛下!工部与将作监已连夜召集工匠,依照陛下所赐图样,试制那蜂窝煤。”
“初时颇有难处,压制成型不易,但那模具原理着实巧妙!工匠们反复试验,已成功压制出第一批煤饼!虽外形略显粗糙,但试烧之下,火力旺盛持久,烟尘确比寻常煤块少了许多!工匠们信心大增,正连夜改进模具,力求尽快扩大产量!”
戴胄也补充道:“户部已紧急调拨一批煤炭、黄土至将作监,并着令京兆府,统计各坊市擅长泥瓦活的匠人。
只待火炕垒砌之法熟练,便可组织人手,优先为官署、军营及贫苦百姓家中盘炕!只是……”
他略一迟疑,“此法虽好,但盘炕需砖石泥灰,改造房屋,非一日之功,且所费不赀,恐难在短期内惠及所有百姓。”
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他深知此事不易。
他踱步到殿门口,望着窗外依旧漆黑的夜空和零星飘落的雪花,沉吟片刻,决然道:“传朕旨意,自明日起,于皇城朱雀门外,设御寒司,由房玄龄总领,戴胄、段纶协理,专司蜂窝煤推广、火炕建造及后续御寒物资调配发放之事!各州县官吏,需全力配合!”
他转身,目光锐利地看向众臣:“将作监制成之蜂窝煤,初期产量有限,需精打细算。”
“优先供应各城门哨卡、驿站立卒及孤寡贫困之家!可按成本价收取微薄费用,以资工坊周转,绝不可免费滥发,徒生惰性!待产量提升,再逐步推广至市井百姓。”
“至于火炕,”
李世民继续道,“确非一日可成。可先在官署、军营及部分愿意尝试的富户家中试点,由将作监派工匠指导,做出样板,让百姓亲眼见到其好处。
同时,鼓励民间匠人学习此法,官府可给予些许补贴或减免税赋,促其自发传播。此事,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陛下圣明!”房玄龄、戴胄等人齐声应道,心中对皇帝的深谋远虑钦佩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