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市“5.15事件”主要发生地就在仙人山镇,仙人山镇作为北阳市最偏远的一个镇,离北阳市区有近60公里路程,因镇域内有一座呈圆形,海拔高99.1米,占地面积不到10公顷,系大石层结构的小山,并且独成一峰,整个镇都是环绕着这座小山而建。
说来也奇怪,楚州市全境都是平原,却独独出了北阳市仙人山镇在这个地区唯一的一座小山,这座山相传当时有仙人在此坐化升天,升天时因坐化处被雷电劈出了一个深坑,当时不时有老百姓掉进去失去生命,仙人知道后,深感不安,重新下凡运用法力从别处搬来一座小山填了进去,最后就形成了现在的模样。
仙人山镇名字挺美,但是该镇先后几任领导都打着开发仙人山旅游经济的名号,大肆开展城镇建设。还都是一任领导一套搞法,光一个仙人山地标建筑就建了拆、拆了建,每年投入几百上千万,到现在仍然是一片建筑工地。本来镇财政基本是个空架子,唯一财政收入就是来自于农业税,其他资金缺口就靠几个镇领导跑关系要点拨款来过日子,实在没有办法了就去找镇上信用社贷款来周转。
可自从上面要求在2006年开始取消农业税后,仙人山镇也接到了相关文件,按理说今年就不应该再收取农业税了。可现任镇领导班子却胆大包天,他们以镇党委会议纪要形式通过了暂时收取一部分农业税用来填补镇财政缺口的提议,并且都认为只要收取的钱都是用于镇财政,不存在私人贪污挪用,那就问题不大。
5月初,也是农民开始收油菜籽的季节,往年也是正式开始收取农业税的日子,可现在中央下文从今年1月1日开始取消农业税,那就意味着这项税已经正式不能收了。农业税可是从初期的1950年就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41%,而现在到2004年却只占1%不到,虽然贡献率在不断的降低,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民为了国家的发展替国家背负承担了太多。60年代自然灾害与发展军工,90年代国企破产下岗潮,他们带来的空缺都要由农民去填上这个窟窿。取消农业税也展现了国家在城乡平衡发展上的态度和决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是对农民在税负上与城市居民平等地位的恢复。
可是仙人山镇这帮官僚,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明面上是为了发展,其实就是为了一己之私。果不其然,在收取过程中,有老百姓问村干部说不是今年不收取提留(备注:提留是三提五统的简称,是指村级三项提留和五项乡统筹,在农村泛指向农民收取的所有费用,也包括农业税)了吗?怎么现在你们还要收呢。村干部回复道,是说了不收了,可这不是什么事都有一个缓冲过程吗?再说了,现在不是对比往年还是少收了一些吗。
说实话,我们老百姓还是淳朴的,听村干部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都把菜籽打好后就直接卖了交税,有的甚至直接把菜籽拖到村部直接抵上缴款。
就这样,仙人山镇各村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收缴活动。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仙人山镇有一个河口村,河口村5组有一个叫刘伦才的农民,他女儿嫁给隔壁镇上,回来帮父亲收菜籽时,听父亲说了把菜籽卖了交提留就感到很诧异,说自己婆家今年一分钱都不用交了,怎么父亲还要交这么多钱。
刘伦才听后,先还是半信半疑,等女儿打电话回家问清楚后才觉得不对劲。有些政策可能市与市之间有点变化,可是自己这儿与亲家虽说是两个镇,却相隔也不远,并且都是归北阳市管理的,难道说一个市里会出两种政策,这肯定不存在的。
刘伦才本人也没有贸贸然直接去找村干部反映,他先是叫女婿骑着摩托车带着他跑了周边几个乡镇,也问了一些人,见到别人果然都没有再收取提留了。回到村里,他才问村干部为什么别的相邻地方都不收取提留了,而就我们这儿还在收取,难道我们这儿不是在党的领导下吗?
村干部也不好解释,只是说我们是在执行镇政府的规定,其他地方我们也管不着,你有本事你去镇政府反映去。
刘伦才也是不信邪,直接就奔着镇政府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