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不引羌兵助阵,丞相可还有良策退敌?”刘备再次看向诸葛亮。
诸葛亮目光灼灼:“陛下,荆扬二州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战事,即便有也不需要燕王坐镇了。是时候调燕王入长安了!”
刘备面有难色:“丞相,何必再劳累燕王,朕虽年迈,但尚能再战。”
关羽也反对道:“丞相,关某虽老,但也能提刀策马。燕王征战累年,都不曾有多少休憩之日,也该让燕王休息上一年半载了。”
虽然刘备和关羽口中都称不能劳累刘封,但诸葛亮又怎么可能看不出二人的真正心思?
不外乎:不服老!
刘封若是来了长安,还有刘备和关羽什么事?
什么?
刘备是皇帝?关羽是大司马?
可刘封是晚辈啊!
一句杀鸡焉用宰牛刀,就能让刘备和关羽乖乖的留在长安城。
诸葛亮直言劝谏:“恕臣直言,陛下今年六十六了,大司马也年事已高。
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兼之秋冬天寒,倘若陛下或大司马有个闪失,不仅会令军心受挫,还会影响伐伪魏定中原的大计。”
刘备不服:“丞相,人皆有一死,朕活了六十六,已经是天赐了,何必再奢求更多?倘若朕命该如此,又岂能强求?”
关羽也道:“丞相,关某岂不如汉升?将军马革裹尸,乃是无上殊荣!”
都说人越老越顽固,刘备和关羽也不例外。
诸葛亮顿感头疼不已,暗道:不如暗中给燕王传讯。
想法刚刚生出,刘备就道:“丞相,无朕的命令,绝不可告知燕王。即便不用羌兵,朕也能退鲜卑。”
关羽也道:“丞相,军事上的应对,就交给陛下和关某了,你是丞相,本就诸事劳累,不用再分心军事。
听闻丞相最近茶饭不思,定是劳累过度所致,丞相正值英年,乃是陛下今后要托付大事之人,可不能如周瑜一般英年早逝了。”
刘备和关羽一唱一和,让诸葛亮无法可说。
叹了口气,诸葛亮不再直接劝谏。
诸葛亮很清楚,此刻的刘备和关羽是听不进劝谏的。
想让两个不服老的改变主意,不是诸葛亮一个人能办得到的。
略想片刻。
诸葛亮又道:“陛下若不肯调燕王入长安,可调张司隶入长安。”
对于这个提议,刘备和关羽倒没有再反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