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六年(226年),秋。
北风飘寒。
并州,西河之北。
石城。
数万鲜卑屯聚。
大帐中。
轲比能与步度根这俩本应该见面眼红的仇敌,此刻竟如亲兄弟一般亲切把盏。
而在客位。
又有一汉服青年,眉宇之间有三分士人惯有的孤傲,乃是曹魏振威将军、持节度幽并军事吴质之子吴应,现为散骑常侍。
“吴散骑,恕我直言。我曾听到些不好的传闻,称征西将军与陛下不和。倘若我等南下长安而征西将军又作壁上观,又当如何?”
把盏间,轲比能看似豪爽的语气下充斥了精明和算计。
作为檀石槐之后最强大的鲜卑首领,轲比能比起其余的鲜卑人更有头脑。
昔日袁绍占据河北,不少战败的义军和流民流亡到了鲜卑地区,教会了轲比能兵器和文字,也滋生了轲比能的野心。
轲比能更是趁着中原战乱之际,致力于兼并部落,到如今已拥众十余万。
原本曹丕对鲜卑的策略是拉拢与轲比能有仇的步度根让鲜卑内乱消耗,然而随着刘备势力的不断壮大,曹丕不得不转变策略。
自丢寿春后,振威将军吴质就向曹丕上书称“鲜卑为小患,刘备为大患,可向鲜卑许诺重利,诱其攻伐长安。”
曹丕采纳了吴质的上书,令吴质之子、散骑常侍吴应带上印绶金银出使鲜卑,许诺事成之后可将并州的西河郡以及太原郡以西部份地区都封给轲比能,且又将轲比能的心腹大患田豫等将调往别处,许诺不再干涉轲比能兼并各部且会促成步度根与素利向轲比能称臣。
这些地区常年受到鲜卑的侵扰,实质上早已不受曹丕掌控。
不过正式承认和非正式承认,还是有所不同的。
曹丕以“封”的方式将这些地区封给轲比能,面子上过得去,轲比能则以“臣”的身份继续向曹丕进贡,实际上享受好处。
两害相权取其轻。
对曹丕而言,击败刘备势力才是当务之急。
至于鲜卑。
等击败了刘备势力再去解决也不迟。
轲比能虽然同意了合击长安但并没有愚蠢到完全听从曹丕的调遣,提出要求让曹丕配合出兵。
曹丕同意了轲比能的要求,让征西将军曹彰配合进攻。
若抛开军事,曹丕这一手玩得是挺巧妙的。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