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燕王说话的理由。”
刘禅此刻,心中已经乐开花了。
本还想着,要花更大的精力来辩驳吴懿,没想到张飞一来,直接就合乎了心意。
现在的情况就变成了:曹丕只是用了个流言计,结果在刘封将计就计下,流言计变成了阳谋计。
一个哪怕刘禅明知道曹丕在故意使坏都会因此上当中计的流言计,继而让刘禅生出要亲自去宛城督军与刘封争功的想法和行动。
虽然与曹丕最起初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同样也起到了离间的效果。
这就是刘封浑水摸鱼效果。
不直接破掉曹丕的流言计,就只将水搅浑,让曹丕觉得流言计虽然没能完全达到想要的效果但又有新的便宜可占。
只要曹丕贪,曹丕就得上钩。
而眼下。
曹丕还没咬钩,张飞先咬钩了。
出兵机会,不容错过,必须珍惜。
至于刘禅与刘封“相争”,张飞已经自动抛之脑后。
就如方才那句“只要太子有了威望,不论是燕王还是公卿百官,谁敢暗生事端?”,只要威望足够,还怕震慑不了旁人?
吴懿此刻已经无法辩驳了,只能抬出吴皇后,道:“张司隶,我是奉皇后之命来劝太子的。”
张飞直接反驳道:“皇后可有说过,不让太子出兵?”
吴懿语气一僵:“.没有。”
随后。
吴懿颓丧的低下头。
皇后是不能干涉军国大事的,张飞这么问就一个意思:若吴懿说皇后有说过,那皇后就是在干政。
涉及到皇后干政了,那这性质就变了。
刘禅趁机抚掌:“有三叔在,小侄无忧了。”
听到刘禅这声“三叔”,张飞的心头如抹了蜜儿一般,不由哈哈大笑:“太子放心,此战我听你指挥,一定要让你胜过燕王,让公卿众臣都不敢小觑你。
这次就不要带尚书令了,免得又有人闲言碎语称太子是靠尚书令才立了军功。”
吴懿咬着牙,又劝:“张司隶,若无尚书令出谋划策,谁能为太子参军助太子调兵遣将?”
张飞嘁了一声:“又不是只有尚书令才能出谋划策!更何况,太子亦有调兵遣将的本事,何须尚书令前往?
且太子去了宛城,江陵还需尚书令统理百官,太子心中自有计较,你无需担心。”
吴懿无奈。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