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不打一处来。
现在的曹彰,笃定曹丕得倚仗自己,在临晋组织流氓耕田种地又每日里安抚军心,养精蓄锐,不骄不躁。
而郭淮、杨秋等人,为了各自的利益,也依附了曹彰,以求戴罪立功。
假如曹丕是曹操,面对如今的局势,并不会气恼,因为从整体上来看,并没有伤筋动骨。
这只不过是曹丕自认为的“内忧外患”。
内忧:忧的是曹彰威望日增。
外患:患的是外姓缺少制衡。
毕竟。
曹丕能篡汉立魏,本质上还是外姓强于宗室,才顺利让刘协禅位的。
自己怎么登上皇位的,自然就会怎么提防麾下人效仿。
殿前。
曹仁、曹真、陈群、蒋济、刘晔等人,纷纷低头无声。
直到曹丕的怒火发泄、火气渐消后,才纷纷松了一口气。
帝王易怒,伴君如虎。
“诸位爱卿,可有应对良策?”
司马懿在曹休未战败前,就已前往了义阳,并不在场,曹丕随后将目光看向了曹真。
自曹真回洛阳后,就被曹丕迁为中军将军,加给事中,职统洛阳诸军,能任意出入宫廷,只听曹丕号令。
曹真了解曹丕的意图,硬着头皮道:“征东将军虽然大意被擒,但刘封只擒不杀,定是想向陛下索要好处。臣以为,大魏不可无征东将军,陛下应将征东将军赎回。”
话音一落。
文武皆静。
赎回?
拿什么赎回?
是拿平春还是拿寿春?
只是曹真都这样说了,谁还敢质疑和反对?
心头有不赞成想法的文武,纷纷将目光看向了陈群。
现如今。
有资格反驳曹真的,也就尚书令陈群了。
陈群不由蹙眉。
反驳曹真就等于反驳曹丕,会惹曹丕不高兴;可不反驳,又等于是坐视大魏国家利益于不顾。
思索片刻。
陈群出言反问曹真:“中军将军以为,陛下应如何赎回征东将军?是割地还是赔款亦或者交换人质?”
既然不能正面反驳,陈群就选择了将问题踢回给曹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