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掩内心的激动。
“祭名于太庙”就意味着:刘备已经认可了两个外孙的身份!
两女这十几年以来心中的苦楚,两少年初回的紧张,也在此刻消散大半。
刘封摸了摸两少年的头,柔声道:“牵着你们的阿母,入内觐见吧。你们的外祖父,是个很温和的人。”
看着怀着憧憬又小心翼翼入内的四人,刘封笑了笑,大步离开。
没人知道刘备跟两个女儿和两个外孙聊了什么。
据侍卫在阁外的陈到称,在刘秀玉四人入内后不久,阁内先有哭泣声,后有笑声,随后刘备更是笑声不断。
而在这之后。
先有燕王刘封书呈宗正刘璋,记刘爽、刘瓒之名入宗室,择吉日祭名于太庙,
后有刘备下诏,封刘秀玉宜都公主、刘良玉为武陵公主,封刘爽为零陵侯、刘瓒为桂阳侯,委派专人教授刘爽和刘瓒习文练武,恩宠可见一斑。
到了四月。
司马懿派人来称:已经按名单寻到六十余人,其余人或是不愿、或是不在、或是无踪。
在与刘封商讨后,刘备同意了用这六十余人交换曹仁、满宠、赵俨三人。
失散十余年,能换回六十余人,已经是幸事。
虽然这六十余人中也有可能有魏细作死士冒充身份,但刘备依旧盛礼接纳了这六十余人。
令刘备遗憾的是:徐庶并未归来。
昔日因孝弃忠,已令徐庶自觉羞愧;前年又跟诸公卿劝进曹丕称帝,徐庶更自觉无颜再见刘备。
在转达给刘备的书信中,徐庶也未谈及具体的隐情,只言愧对刘备的恩情,又祝大汉能武运昌隆。
这令刘备又恨又憾。
恨的是曹操不当人子,用母亲要挟儿子。
憾的是徐庶性格刚烈,不愿意再来襄阳。
相较于刘备对徐庶的遗憾,刘封却是心中欣喜,只因想要的人:来了!
小阁中。
一个身材魁梧、相貌敦厚的布衣青年,立在邓范身后,正是刘封专门要求寻找的邓艾。
邓范正兴致勃勃的向刘封夸赞邓艾。
诸如“虽然出身寒微,但不以为耻”“性格坚韧,能屈能伸”“虽然说话不利索,但识字明理”“十二岁就有大志”“每每见到高山大川,都会勘察地形,指划军营处所。”等等。
夸得邓艾手足无措,好几次都想阻止邓范不要再夸。
看着恨不得将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