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的生活节奏依旧慢得像山间淌过的溪流,携着桂花香,不疾不徐地漫过青石板,日复一日,悄然更迭。清晨,天刚蒙亮,薄雾如轻纱般裹着连绵山峦,远处峰顶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若仙境。偶尔几声清脆鸟鸣从雾深处传来,打破沉寂,却更衬得山间宁静悠远。太阳慢慢升起,金色光线穿透薄雾,洒在沾着晨露的树叶上,折射出细碎光芒,山间万物渐次清晰:墨绿松树挺立山坡,枝桠间还挂着未散的晨雾;野菊在草丛中静静绽放,带着清晨的湿润,散发着淡淡的芬芳,偶尔还有几株丹桂,藏在绿树间,细碎的金黄花瓣随风飘落,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香气。中午,阳光温暖稍微浓烈一些,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斑驳光影,落在山间小路上,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树叶沙沙作响,夹杂着桂花的甜香,像是大自然在低声呢喃。傍晚,夕阳为山峦镀上金辉,天空染出橘红、淡紫的绚烂色彩,归鸟掠过天际,带着一天的疲惫归巢。夜幕降临,繁星缀满夜空,中秋的月亮格外圆,像银盘挂在深蓝天幕上,清辉洒满山间,只有风偶尔穿过树林,卷起几片枯黄的落叶,发出轻轻的呼啸声,为这缓慢而宁静的中秋岁月,添上一丝细微的变化。
张宇和李娟除了回家的第一个夜晚在李娟家外,其余时间都待在张宇家,只因张宇家能做饭,不用来去跑,适合两人静下心复习功课。
早上,两人大多凑合着吃,要么是前一天剩下的馒头就着咸菜,配一碗温热的大米粥,匆匆解决;要么是张宇简单煮碗挂面,撒上葱花,滴几滴香油,虽然简单,却也暖胃。中午和晚上,张宇会认真做顿饭,要么是手擀面,配上自己炒的臊子——番茄鸡蛋的酸甜汤汁裹着筋道面条,让人胃口大开;要么是肉末豆角,咸香可口,拌在面条里格外下饭。要么蒸一锅白米饭,配一两道炒菜,清炒土豆丝脆嫩爽口,青椒炒肉鲜香扑鼻。李娟偶尔在旁打下手,摘菜、洗菜时,会偷偷拿起一块月饼咬上一小口,甜香在舌尖散开,再看看张宇在灶台前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的温暖。简单的饭菜,因彼此的陪伴,变得格外香甜。
他们俩早上基本都恋床,大抵是前一晚复习到深夜,又或是中秋的夜晚格外静谧,让人总想多赖会儿被窝,所以总要到八点半左右才慢悠悠起床。醒来后,两人也不立刻起身,常常躺在床上聊几句,说说昨晚梦到的事情,或是吐槽某道难解的数学题,然后才不情愿地掀开被子,脱去宽松的睡衣,换上日常的衣服,打着哈欠走到院子里。
清晨的小院里,野菊花和张宇家房后栽种的一棵桂花散发着独特的香气。简单洗漱后,两人开始吃早餐,桌上除了馒头、咸菜,总会摆上两碗粥或者几颗鸡蛋,边吃边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享受这难得的悠闲时光。吃过早餐,两人回到房间,拿出课本和试卷,开始一天的学习。
张宇的房间里,书桌靠着窗户,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桌上,照亮摊开的书本和密密麻麻的笔记。两人并肩坐在书桌前,偶尔为一道题轻声讨论,交换思路,或是在对方遇难题时,耐心讲解。中午吃完饭,稍歇十几分钟,两人又投入做题,房间里只剩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偶尔的翻书声,间或夹杂着窗外风吹树叶的轻响。晚上,依旧复习到很晚,要么埋头刷题,一道道难题在笔下被攻克,成就感油然而生;要么背诵知识点,英语单词、语文古诗文、政治考点,两人互相提问监督,确保每个知识点都牢记于心。深夜的房间里,台灯光线温柔明亮,映着两人认真的脸庞,虽然疲惫,却眼神坚定,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也藏着对这生活的珍惜。
时间一晃,悄无声息从指尖溜走,转眼间到了六号,距离开学只剩两天,而中秋的气息已经到达顶峰。
回想刚放假时,两人带着假期生活开始的轻松,想着趁国庆假期放松的同时,抓紧复习为收假回去后的考试打牢基础。这几天的时光,简单又忙碌,每天都是学习、吃饭、休息,却因彼此的陪伴和中秋的氛围,变得格外充实有意义。
书桌上堆积如山的试卷和笔记本,写满密密麻麻的字迹,那是他们努力的见证;想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