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着汗:
“是是是,张董您说得对!我们今天的任务做了调整,安排了跟老乡学做竹筒饭,还有......”
“闭嘴!”
张杭再次打断,目光锐利地扫过所有摄像机和跟拍导演:
“第三,镜头太追,不够等。”
他指了指自已的眼睛:
“真实的生活和情感是流动的,是猝不及防的,你们太刻意去捕捉预设的看点,反而错过了那些真正动人的、细微的、不经意的瞬间。”
“比如昨天我看到,可米找不到胡萝卜时,林志那一闪而过的不耐烦和强压下去的烦躁,那才是真实!”
“结果镜头全对着哭闹的可米!再比如石墩摔进泥坑,王滔第一反应是爆笑,第二反应才是去捞儿子,这种真实的、带着点糙老爷们气息的反应,比你们设计的任何父慈子孝都有看点!结果呢?镜头跟着王滔去拉孩子了,错过了石墩自已从泥里爬起来、一脸懵又带着点小得意的瞬间!”
他环视全场,每一个被他目光扫到的工作人员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手心冒汗。
“我要的是什么?”
张杭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是真实!是生活!是噱头!”
“真实不等于平淡!生活本身就充满戏剧冲突!噱头不是刻意制造,而是在真实的碰撞中自然产生的火花!”
“你们要做的,是观察者,是记录者!把机器架好,把角度找好,然后,给我沉下去,等!等那些意料之外的、打动人心的瞬间自已跳出来!而不是像赶场子一样,追着预设的脚本跑,把活生生的亲子互动拍成僵硬的任务流程!”
现场一片死寂。
张杭的每一句话都像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王导已经不敢擦汗了,脸色发白。
明星爸爸们也都收起了之前或轻松或刻意的表情,神情变得凝重而认真。
张杭的批评虽然严厉,却精准地指出了他们潜意识里存在的问题,让他们有种被剥开伪装、直面本质的刺痛感和......隐约的兴奋感?
似乎终于有人指明了方向。
“现在。”
张杭的语气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一种更加强大的命令感:
“所有人,按我刚才说的,重新调整状态。”
他目光扫过五位明星:
“你们都是专业的演员,要做到忘掉镜头,忘掉明星身份,你们现在只是带着孩子在这个陌生地方体验生活的普通父亲。”
“该宠的宠,该管的管,该急眼的急眼!我要看到你们和孩子之间最本能的、最真实的互动,无论是温馨的还是鸡飞狗跳的!”
“摄制组。”
他转向王导和一众工作人员:
“撤掉一半的预设机位,固定机位为主,跟拍为辅,减少对嘉宾的主动干预和引导,镜头给我藏起来,给我捕捉细节,捕捉微表情,捕捉那些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冲突和温情!任务只是引子,我要的是引子点燃的火花!”
他的指令清晰、明确、不容置疑。
王导像接到了圣旨,立刻大声应道:
“明白!张董!所有人,立刻按张董的指示调整!快!动作快!”
现场瞬间如同被按下了快进键,工作人员开始迅速而有序地调整机位、撤除一些不必要的引导标识,气氛紧张而高效。
明星爸爸们也深吸一口气,互相看了一眼,眼神里多了些豁出去的决心。
林志蹲下身,真正平视着可米,语气不再刻意温柔:
“可米,等下跟爸爸一起学做饭,可能会弄脏手,怕不怕?”
可米看着爸爸认真的眼神,小嘴一抿,用力摇了摇头。
王滔一把揽过石墩,揉了揉他的刺猬头:
“臭小子,等会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