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60章 功名利禄

第60章 功名利禄(3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封界 太监武帝:功法自动大圆满! 武逆焚天 执红伞,御万魂,废材小姐竟是罗刹鬼帝 舍命替小舅子从军,归来跟我要战功 鉴宝天眼:我在都市捡漏成首富 离婚后,我的战神身份藏不住了 邀演无用的丈夫,我靠破防成顶流 下乡西北,满级知青带飞祖国! 莫纳德遗迹

能得头名,韩亿的四个子孙以及章仲昌能中榜都是这次会试的四个主考官媚上的结果。

最后一句,龙图双泪落君前。这个说的是龙图阁学士、前开封府知府、权三司使王博文。此人这时候已经是大宋的财务总长了,按官职来说是仅次于宰相和枢密使的超级大官,可就是如此也还是让王大人闷闷不乐,原因就在他的官职上。某天,他实在是忍不住满心的委屈,他竟然当着赵祯的面大哭了起来,口里还念念有词:“陛下啊,臣已年老且看样子也没几天活头了,可老臣都这个样子了却还是没能位列两府,臣这辈子实在是不甘心啊!”

简单说,这个王博文也想进入政治局当个中常委,其目的就只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资历上有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堂堂国之宰辅重臣竟然可以通过哭诉得来?没错,确实可以,赵祯在不久之后就会把他送入枢密院,从而了结王博文的这个心愿。遗憾的是,王博文上任还不到四十天就翘了辫子,但如此他也算是此生死而无憾了。

只不过,王博文的这个愿望还得等一下才能实现,因为两府现在没有空缺。但是,他的这番哭诉还是立马就有了回报,因为他的龙图阁学士就是这么来的。另外在这里多说一句,在宋人的文学笔记里,盛度的参知政事之位其实也是像王博文这么得来的,没错,在皇帝面前一番哭诉后得来的。

结合上述这些事,民间舆论为何会在此次会试结果出来之后变得如此沸腾也就很好理解了。

我们再来说这首诗。

这首诗放在当时那就是在嘲讽当今皇帝和大臣,是在妄议朝政,如果要追究下去指定没个好下场。试想一下,这诗要是出现在清朝,请恕我斗胆——甚至是出现在当下,其后果会是怎样?可赵祯这种被大臣喷了口水都不会予以呵斥的好皇帝是不会跟这种事较劲的,而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这首诗的流传度太广所以才让处在深宫里的赵祯也有所耳闻。某天臣子奏事的时候恰好是殿中侍御史萧定谟(此次开封府会试的主考官之一)站在了赵祯的面前,赵祯便问起了这首诗。

“听说京城最近有一首诗很流行,叫什么河满子,据说跟你还有点关系?”

萧定谟瞬间惶恐不已,他不敢隐瞒只好如实回禀,赵祯让他把诗背一遍,萧定谟也很老实地背诵了一遍。当然,他最后肯定还得给仁宗陛下好好解释一下这里面的意思。对于诗中调侃王宗道和王博文求官的事,赵祯倒是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而且人家说的也是事实,但对于考场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赵祯却不得不认真对待。如果此事真的是有猫腻,那么陈尧佐和韩亿以及章得象甚至包括四位主考官都得获罪,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当时开封府会试的四位主考官在前面也已经说了,他们是萧定谟、韩琦、吴育和王拱辰。这四个人都是青年才俊,是帝国官场的未来之星,先不论往后他们会怎样,但此时的他们无一不是心高气傲且视权贵如粪土,宰执大臣们在他们这些年轻人眼里正是时刻监督的对象,陈尧佐等人如果想在这事上搞什么鬼把戏简直就是在找死。这四人当中尤其是这个韩琦最为刚直,韩琦是谁?君子党的隐形骨干力量,未来强硬得可怕的大宋宰相,而且很快他就将凭借一己之力将大宋的这帮已经年老且庸碌无为的宰辅大臣全部掀翻在地。再者说,就连史书都还了陈韩两家子弟以清白,史称韩琦等人对他们进行考试时可是相当严格:实司试事,非有所私也。

我们说这些没别的意思,就是想说,陈尧佐的儿子和韩亿的四个子孙都是凭借真本事中的榜,而非是这里面有什么猫腻。这事之所以会闹得沸沸扬扬,完全就是人的心理在作祟,而从古至今这种现象都是有的。在某些人的眼里,官二代或者富二代就是不学无术,有了成绩都不是靠的自己,而是靠的后台,即使有人出面澄清或证明,但这些人仍然是嗤之以鼻。除非结果是他们想要的,否则所有的事实和证据在他们这里都是阴谋,说难听点,这其实已经是心理重度扭曲了。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火烧黎明 不学鸳鸯老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背欺里火宿 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九娘 破怨师 回到汉朝当大佬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