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57章 民族之光

第57章 民族之光(2 / 4)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封界 武逆焚天 执红伞,御万魂,废材小姐竟是罗刹鬼帝 舍命替小舅子从军,归来跟我要战功 鉴宝天眼:我在都市捡漏成首富 离婚后,我的战神身份藏不住了 邀演无用的丈夫,我靠破防成顶流 高武:我以剑道证长生 倒插门 残阳龙游

,前面的秃令、改服饰、置官爵以及以及如今党项文字的诞生,这些就是属于党项人独有的文化,剩下的就只是传承。

如果党项人以及他们的政权能够像汉人那样世代流传或延续下去,那么党项文明就将永世流传,而他李元昊也将被党项人甚至是被其他民族的人所世代称颂。

不管我们自身的身份是什么,也不管我们对李元昊的个人感情和喜恶是怎样,单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李元昊为党项族所做的这一系列的改变都让他无愧于党项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这一褒美之词,甚至于他在党项人心目中像神灵一样被供奉着也是理所当然,这样的人放置于任何一个民族和族群之内都会被其后世之人所永恒铭记。

遗憾的是,敌之英雄必是吾之大敌,李元昊将宋朝视为自己功劳和荣誉簿上必不可少的勋章,这样的人注定将是宋朝的祸害。

在党项文字出来之后,李元昊随即下令将此文字在其所辖全境予以推广,先是官方就得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以后各级官衙的官方文书都得使用党项文,要让党项文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文”

当然,这个汉文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剔除,所以也得保留,况且李元昊还想着要将汉人这边的所有经书典籍都翻译成党项文,从而做一个标准且合格的优秀文化盗窃分子,于是“蕃汉二字院”

就此诞生。

这个蕃汉二字院其实是两个机构,汉字院掌管与宋朝之间的往来文书以及汉人的各种经史子集的翻译,蕃字院则掌管与吐蕃和回鹘等政权的往来文书,另外也会翻译吐蕃和回鹘那边的典籍甚至民间文学故事。

很遗憾,这些很有历史和文学价值的玩意儿后来都被蒙古人变成了一把灰。

以布党项文字作为新年的开端,李元昊看上去似乎准备在这一年里要大干一场,但纵观整个公元1o37年李元昊本人及其整个党项政权在涉外事务上都显得特别的安静和乖巧,他们几乎没有一次有组织地外出抢劫杀人活动,全都在一心一意地搞这个党项文的推广和学习。

当然,作为党项族的级大酋长,李元昊不可能整天窝在屋里啃笔头,这一年他还做了两件看起来不起眼但实则意义深远和重大的事,其一就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他给驻扎于各处的党项军队划分了具体的防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他在党项全境划分了几大军区并规定了各自的防备区域,其二就更是显得看似无足轻重,那便是更定礼乐。

礼乐这个事在封建时代其实是天大的事。

作为一个国家,甚至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有着某种社会身份和地位的人都把礼仪放在了举足轻重的位置,因为它是权力或地位的象征。

再而论之,哪怕是最普通的一个平头百姓在婚嫁丧娶时都是要讲究这个礼仪的。

这个出行的排场该怎么指定,各种器乐该怎么演奏,得用多少人,怎么个站位,选用哪种曲目,这些都是涉及到了一个核心问题,这个问题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颜面抑或叫做尊严。

庶民尚有尊严和脸面,那些自诩有头有脸的人物更是如此,这些人不管在私下里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有多么的不要脸,但在公开场合绝对比绝大多数的人都更要脸,即使是被人扔了臭鞋都得笑容满面且不能动怒,如此才叫有教养有身份。

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更是如此。

具体到礼乐,这就更是涉及到了国格乃至整个民族或种群的颜面和尊严。

再具体到现在的李元昊。

相比他爷爷李继迁,他现在至少也是在宋辽两国都有爵位的王爷,而在党项这边他更是名副其实的王者和土皇帝。

李继迁后来达了也是整了一套当年唐僖宗赐给拓跋思恭的乐器来装点门面,虽然他无法完整地复制,但好歹还是有那么个样子可以拿出来显摆一下。

后来的李德明就更上了一层楼,这个官二代和富二代再也不用像他老爹那样经常性地居无定所,身居禁宫大院的他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整这些声色犬马之类的玩意儿,礼乐这个东西由此被他玩得是有鼻子有眼。<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王朝的腐朽 冷书生(一受多攻) 万兽之国(H)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歌影山河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乖,再让我亲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