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前后两次的宗哥河惨败后,李元昊元气大伤,他也终于是彻底地从他的春秋大梦中醒了过来。
此人终此一生都未曾再对吐蕃大举用兵,他对征服吐蕃的伟大愿景也是彻底地绝望了。
亦如当年亲征幽州却在高粱河差点丢了性命的赵光义,李元昊的心中在这之前也有一个同样光辉而伟大的梦想,但在这之后他们都被无情地打回了现实。
秦皇汉武和唐宗,这些人不是谁都有资格去做的。
唃厮啰大败李元昊之后便派人到开封去向赵祯报捷,赵祯却开始抓耳挠腮。
于礼而言,唃厮啰和李元昊在名义上都是宋朝的臣子,虽然宋朝很高兴唃厮啰狠狠地教训了一回李元昊,但却不便公开地表彰唃厮啰,可这事既然人家都主动跑来告捷了,你宋朝也不能不给个回应。
于是,赵祯这一次就决定给唃厮啰封个节度使的头衔让他拿去玩耍一番。
可是,正是从这时候起,宋朝这边的士大夫和君子们的圣人病开始作了,这种病此后更是一直延绵不绝直到今天也在我们的这个种群里颇有市场。
两府高官里第一个跳出来表示反对的是大才子、大官僚、知枢密院事韩亿(他的三个儿子韩绛、韩维、韩缜后来都官至宰相)。
对于赵祯决定给大力奖赏吐蕃人的举动,韩亿一脸庄重地对赵祯说道:“陛下万不可如此!
吐蕃和党项本就是世仇,我们既然无法化解他们之间的仇怨,那我们这次就更不能给唃厮啰加官进爵,要不然李元昊会觉得我们是在拉偏架,是在鼓励吐蕃人去攻打党项人。
到时候我们惹怒了李元昊可就更不好收拾局面了,为了避免我们的好臣子李元昊同志感到惊诧,这事我看还是就算了吧!
两边都不回应,我们也就能够两边都不得罪!”
韩亿的意思很清楚,只要我不去招惹流氓并经常给流氓一些好处和实惠,那么这个流氓就不会来骚扰我,而且也会一直对我感恩戴德。
这就是某些被圣人语录里的那些毒鸡汤给教育成了傻子的人心中所秉持的世界观,这里面就包括了韩亿,也包括那些时刻把“以德服人”
挂在嘴边但实则却是对外懦弱柔顺对内却无比绝情和狠毒的家伙。
事实上,这些人其实一点也不傻,而且还都是智商极高的高级知识分子,只要他们好好地分析一下李元昊继位之后对宋朝的种种行为就不难看出此人早已经对宋朝生出了“不臣之心”
,况且李元昊还一点都没有隐藏他的这份狼子野心。
可是,宋朝这边的这些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官员就是要揣着明白装糊涂,他们宁肯把头埋进沙堆里也不想对近在咫尺的危险有所防范和应对。
至于原因,其实再简单不过。
除了冠冕堂皇的要与人为善的圣人教导之外,这些人作为和平岁月的既得利益者,他们肯定想让宋朝与党项之间的这种虚假的和平尽可能地延长,一旦战端一开,得利的自然是军方和那些武将。
作为文人士大夫,打打杀杀是他们最厌恶的,整天吟诗饮酒、搞点内部小摩擦或是为了能在上朝的时候站得更靠近皇帝一点而把前面的人给赶下台,这些才是让他们其乐无穷的事。
至于打仗,那可是要死人的,如果敌人杀进了开封城,那可就更是了不得。
所以,打什么鬼仗?为了和平,忍一忍就是了。
与其主动给党项人黑脸,还不如能拖一天是一天,最好是等我死了这些事再生也不迟,反正到时候跟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我承认,上面这些话或许尖酸刻薄了一些,韩亿甚至真的就是一个与人为善的圣人,是一个不愿意看到国家和百姓陷入战祸的仁德长者,但我更清楚的是,他这种行为其实是在姑息和纵容李元昊。
有时候,老好人之害远胜于真恶人,不是说你是出于好心而最后导致了恶果的生就可以不受任何的指责。
再者说,如果宋朝在党项人面前是处于绝对劣势的地位,那么面对李元昊的挑衅我们确实应该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