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99章 春风得意

第99章 春风得意(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封界 武逆焚天 执红伞,御万魂,废材小姐竟是罗刹鬼帝 舍命替小舅子从军,归来跟我要战功 鉴宝天眼:我在都市捡漏成首富 离婚后,我的战神身份藏不住了 邀演无用的丈夫,我靠破防成顶流 高武:我以剑道证长生 倒插门 残阳龙游

王钦若顿时惶恐,赵恒这明显是不想给他一个“洗刷冤屈”

的机会,也就是说,不管这事真伪如何,你王钦若都是有罪的。

王钦若也很知趣,下朝之后,他上表请求外放为官。

可是,周怀正哪能就这么轻易地让他走掉?

很快,从遥远的商州传来了一个消息,当地官员抓获了一个私藏禁书的道士。

这看上去不过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案子,可在审讯这个道士的时候却挖出了一条大鱼,这个道士自行招供说他与宰相王钦若是故交,而这些禁书正是王钦若送给他的。

一口大锅就此扣在了王钦若的头上,关键在于这还不是有人在故意栽赃陷害他,因为王钦若确实与这个道士有交情,那些禁书也是他送的。

赵恒为此而单独召见了王钦若,对于商州的禁书一案,王钦若俯认错。

在他下跪磕头之时,他的宰相之路也就此走到了尽头。

但是,赵恒还是念了旧情,在王钦若的罢相制里边,他被罢相的原因是因为赵恒觉得他太劳累了,所以要让他暂时休息一下。

六月,王钦若被罢免宰相之职,他被赵恒封为太子太保,然后让他到杭州去当知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赵恒确实没有亏待王钦若,相比寇准当初被赵恒远远地扔到陕西,王钦若实在是太幸福了。

想必王大人在走出京城之时定会感叹一番轮回报应,当初他以天书而赢得赵恒的宠幸,如今他的死对头寇准也是以天书而复振继而把他给拉下马来。

谁能说这不是冥冥之中早就注定好了的呢?

王钦若前脚刚一出京,寇准随即就被加封为吏部尚书兼平章事,他也就此重回相位。

这事当然是让寇准暗自叫爽,可他同时也心有不快,因为在同一天有个人也从外地回到了京城并出任参知政事一职,此人正是之前主动申请外放为官并出任升州知州兼保信军节度使的丁谓。

丁大人在当了一段时间的地方官并政绩卓着之后,他再又回到了朝廷的中枢机构,而且是出任副宰相。

丁谓对寇准可是一直都尊崇有加,毕竟寇准当年对他有过知遇和提携之恩,但寇准这时候对于当初的行为已经把肠子都悔青了。

赵恒这些年装神弄鬼四处拜神,他丁谓可是没少出力,在寇准眼里丁谓早就不是什么干吏和能吏,而是一个十足的奸邪小人。

可是,连寇准也不能否认的是,丁谓此人确实有才。

对于这样的人,寇准觉得还可以再抢救一下,但他错就错在抢救的方法不对。

丁谓这种人需要的是关怀式抢救,可寇准的方法是棍棒式。

这里要说到的一点是,丁谓在重回朝廷之时心里可是憋着好大的一团火。

按照朝廷制度,某名朝廷官员被拜为两府高官时需要撰写拜官制,而且得用白色或黄色的麻纸来书文以示庄严和郑重,这也就是所谓的“降麻”

可是,当这活儿被交到翰林学士盛度手里时却出了问题,因为盛度憎恶丁谓的为人,他不想给丁谓写拜官制书,所以他便借口说丁谓这种情况属于“外制”

(由地方官员回京出任两府大臣),所以这个拜官制不该由翰林学士来降麻,而是应该由知制诰来写。

盛度这话挑不出一点儿的毛病,赵恒最后只好让知制诰宋绶来为丁谓降麻。

因为这事,丁谓由此把盛度的名字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有恩必报之人往往也是睚眦必报,丁谓正是这种人,盛度今后遭殃也正是来源于此。

我们现在来看看寇准此时的处境。

在中书省里他的两位副手分别是李迪和丁谓,前者是正臣,后者虽然不那么正,但却对寇准是感恩戴德。

再看枢密院,掌理枢密院的曹利用是他曾经的老部下,尽管在别人面前曹利用早就习惯了用鼻孔看人,但在寇准面前他却是敬畏交加,只要寇准一张嘴他曹利用立马俯帖耳。

此外,此时掌管国家钱粮和财政大权的三司使则是与寇准私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冷书生(一受多攻)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王朝的腐朽 乖,再让我亲一口 万兽之国(H)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歌影山河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