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32章 无言以对

第32章 无言以对(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封界 武逆焚天 执红伞,御万魂,废材小姐竟是罗刹鬼帝 舍命替小舅子从军,归来跟我要战功 鉴宝天眼:我在都市捡漏成首富 离婚后,我的战神身份藏不住了 邀演无用的丈夫,我靠破防成顶流 莫纳德遗迹 重生了谁还当舔狗啊 四合院:多子多福开局截胡娄晓娥

,他也终生未能回到故国——尽管赵恒对他百般邀请也没能请得动他。

况且,他又有何面目去面对赵恒以及他在宋朝这边的妻儿老小?

对于这样的一个人,我自认为没有对他口出恶语就已经是一种尊重。

当然,这些也都是后话,赵恒要直到一年多以后才会知道王继忠还活着的事。

我们都说衙内里面容易出废物,这上级和领导家的公子确实不好带也不好管,但上级和领导的朋友其实也不好带更不好管。

关系户向来都是让人头疼,而志大才疏却一心想着要建功立业的关系户更是害人又害己,放到国家层面那就只能是误国误己。

当然,即使一个人真的是废物他也绝不会承认并意识到自己就是废物,有的废物甚至是在酿出祸事以后还是不会承认自己是废物,反而会认为自己才是被废物所累,进而他们会把所有的责任和过失都归咎于他人。

古今中外,这样的人和例子数不胜数。

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老祖宗的经验之谈甚至是血泪之谈。

在这里我还想再加一句,识人之明同样可贵。

这里有必要说明的一点是,在宋朝的官方史料里王继忠被刻画成了一个悲情人物,说他在与辽军血战的时候王和桑赞却逃跑了,所以王继忠才力战被杀(俘),但我认为这显然是有点在迎合赵恒的意思。

辽国方面的史书对于王继忠的被擒则是另有说法,在《辽史》耶律诺衮的个人传记里,王继忠是在宋军粮草被焚后率领一队轻骑兵前来侦察军情的时候被耶律诺衮的人给围住了。

至于当年的真相到底是怎样谁也说不清,但我个人倾向于认同辽史的说法。

抛开王继忠,我们再来说战场上的动向。

在擒获了王继忠后,辽军的胃口似乎也就此满足了。

他们没再继续深入,也没在宋境之内大规模地烧杀掳掠,更没去定州跟王拼个你死我活。

在这之后的辽军开始向着北方撤退,看样子他们是打算就此收兵而还,这时候我们就要说说宋军的动向了。

辽军此次南下直接突破了宋军设在保州境内的各处军事要点,他们这一路狂飙虽然是痛快淋漓但同时也是给自己的后方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赵恒下令边关的各处宋军截击辽军断其归路。

这听上去是不是很提气?可悲的是,这个命令却不具备多大的可操作性。

辽军这次从进兵到撤退都是一个整体在行进,反观宋军则分散于各处且赵恒也没有任命一个可以总领各地宋军的统帅。

各处的宋军如果真的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赵恒的命令就只能是以本部的数千人去抗击辽军几万人的大兵团,这是在干什么?送人头啊!

真的很想请教一下英明神武的真宗陛下:你这所谓的阻击战究竟该怎么打?这会儿就连手握数万大军的王都选择入城作战,那么其余各处的宋军将领又有谁会这么愚蠢敢去阻击数万的辽军骑兵?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蚍蜉撼树以卵击石!

我们不妨来看看各路宋军在接到这道圣旨后的表现吧!

高阳关的周莹手里至少是两万多人的兵力,这次面对煌煌圣谕他再没有了拒绝出兵的理由,可他是怎么做的?这位周大将军接到皇命之后倒是出兵了,但他一路上是磨磨蹭蹭,最后他是恰到好处地等到辽军都越过了他应到达的阻击地点之后才“及时”

赶到。

这就是沉浸官场多年的周莹的政治智慧:我一没违抗皇命,二没畏敌不前,你总不能治我的罪吧?况且辽军是骑的马,我是两条腿走路,没能堵住辽军也是合情合理,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是没办法继续去追击辽军的,谁叫我带的是步兵呢?

手握重兵的周大将军尚且如此,那些手中只有几千兵马的宋军将领在得到赵恒的就地阻击辽军命令以后的表现也就可想而知,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抗辽名将李继宣。

如果有人要说李继宣是个战场孬种,那这种说法绝对站不住脚。

这位沙场悍将早在雍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人在斗罗,开局双神威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混在民国当警长,军阀列强都怕我 龙族:理综挂科后我被迫屠龙了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王朝的腐朽 二婚后,植物人老公忽然睁开眼 铠甲:天道赐我威麒印 钢铁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