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29章 狼西顾

第29章 狼西顾(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封界 武逆焚天 执红伞,御万魂,废材小姐竟是罗刹鬼帝 舍命替小舅子从军,归来跟我要战功 鉴宝天眼:我在都市捡漏成首富 离婚后,我的战神身份藏不住了 邀演无用的丈夫,我靠破防成顶流 高武:我以剑道证长生 倒插门 婚内越轨!我招惹了顶级军阀大佬

时也是为了遏制李继迁不断展壮大的势头,曹玮与他的顶头上司泾原路都部署陈兴决定对长期依附李继迁的党项康奴部予以歼灭性打击。

他们之所以把目标锁定在了这个康奴部落身上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部落仗着自己居住在险要地段且人数众多便屡屡犯边。

更重要的是,李继迁之前两次打劫宋朝运往灵州的粮草都是因为这个部落的人从中向李继迁提供了情报和援助,可以说灵州之所以会丢失,这个康奴部落是“功不可没”

眼下灵州成了李继迁的地盘,这个盘踞在灵州以南的康奴部落在有了靠山和后台之后就更是变得嚣张跋扈,而这最终为他们招来了灭族之祸。

陈兴和曹玮在这年的十一月集结本部人马隐蔽行军,兵锋直指康奴部的老巢,当宋军到了他们的眼皮子底下时他们也毫无察觉。

宋军抓住这一良机突然动猛攻,康奴部猝不及防遭遇惨败,所部人口、牲畜以及储存的粮食全部成了宋军的战利品。

李继迁听闻自己的小弟有危险,于是亲自率领大军赶来救援,可当他赶到现场的时候连个宋军的鬼影子都没看到。

虽然自己的小弟被宋军几乎给整了个团灭,但李继迁却并不会因此而大为懊恼,他现在已经是大户人家了,这一点损失对他来说根本就无足轻重。

转过年来,时间进入公元1oo3年。

李继迁在这年的正月做了一件意义非凡的大事,他正式将自己的老巢从夏州迁往了灵州,准确说它已经不叫灵州了,而是被李继迁改名为西平府。

李继迁从这以后更是将其称之为“都城”

,他已然开始以一国之主而自居。

对于“迁都”

一事,李继迁的弟弟李继瑗等人是持反对意见的。

李继瑗对李继迁说道:“银州和夏州乃是祖宗基业之所在,如今我们要把都城迁往西平府恐怕会让族人心生怨言。”

李继迁的回答则充分展现了他的战略眼光和卓越的见识,他说:“自古以来,欲成大事者岂能贪图苟安,若欲建立不世之功又岂能附和庸碌之辈?西平府北控河朔之地,南接庆州和凉州,此地雄踞上游,控扼西陲要地,我们在此地修缮城壕练兵积粮,将来纵横四出则无可当者。

而且,这里的百姓久循中国之风且尚礼好学,我将借此为进取之资成霸王之业,银夏岂可与此地争锋?”

这一年的李继迁四十岁了,他所控制的地域已经足够的广阔,可他这一番话显然证明他并不满足于此。

他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一方霸主,可这不是他想要达成的目标,他想实现的霸王之业而非霸王之名。

打定主意后,李继迁正式建都于西平府,然后把祖宗家庙都迁往此地,随后又在此建立官署设置百官——未来的西夏国已然如初升的旭日一般升起西北的上空。

遥想二十多年前起兵之时带着十几个随从亡命于草原和大漠,此时的李继迁定然是感慨万千,当初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今天。

他的功绩已经远远出他的先祖拓跋思恭,说他是党项族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其实也毫不为过。

伟大的人物从来都不会感到满足,真正懂得知足的人是圣人,可圣人千年难遇,所以伟人常有而圣人不常有,此刻正身处人生巅峰时刻的李伟人更是不会感到满足。

欲望同时也是个无底洞,任何人只要被它给缠上了就很难挣脱得出来,李继迁也不能例外。

更何况,就在这个时候有人还主动给他送上了一份大礼从而让他的功绩变得更加光辉灿烂,但这同时也让他的欲望变得更加不可遏制。

为李继迁送上大礼的人正是宋朝的皇帝赵恒,这事在宋朝的官方史料里被选择性地抹杀掉了,因为就连宋朝人都觉得这事实在是太“丢人”

了。

什么事呢?为了能够全心全意地对付辽国,为了让李继迁的胃口彻底得到满足从而不再给宋朝惹麻烦,赵恒决定将此时仍然掌握在宋朝手里但却被李继迁视为祖宗故地的绥州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炼狱之刃 歌影山河 冷书生(一受多攻)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万兽之国(H) 王朝的腐朽 乖,再让我亲一口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