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80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1oo章 有心无力

第1oo章 有心无力(2 / 3)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封界 武逆焚天 执红伞,御万魂,废材小姐竟是罗刹鬼帝 舍命替小舅子从军,归来跟我要战功 鉴宝天眼:我在都市捡漏成首富 离婚后,我的战神身份藏不住了 邀演无用的丈夫,我靠破防成顶流 莫纳德遗迹 重生了谁还当舔狗啊 高武:我以剑道证长生

则杀筑城者,如果兵器未能刺入墙体则杀兵器的制造者,到最后城墙的坚固程度达到了锋利的铁锥全力穿刺也不能入墙一寸的程度。

城池完工以后,赫连勃勃将其命名为“统万城”

,意寓“一统天下,君临万邦”

之意。

就是这样的一座旷世坚城竟然要在自己的手里被毁掉,李继隆是怎么也想不通赵光义的脑子到底是出了什么问题才会下达如此荒谬的命令。

史书里说是赵光义先有毁城之意,然后再问宰相吕蒙正等两府大臣此事是否可行,大臣们则是举双手赞成,他们说毁城就可以从此断了李继迁对夏州的执念从而为宋朝减少一些祸患。

话虽如此,但是我个人很是怀疑吕蒙正等人在这件事里都是个背锅侠,夏州城真正的毁城者其实就是赵光义,史书不过是在给这位好面子的皇帝遮羞而已。

不管毁城这个事是赵光义还是吕蒙正的主意,至少我个人是怎么也无法理解这其中的脑筋回路。

这就好比你的媳妇很漂亮以至于总是被贼人所惦记,所以你就把你的媳妇给杀了以此断了贼人的念想,这不是脑子进水又是什么?或者说,宋朝在这件事情上面另外有什么难言之隐?

李继隆当然不愿意做这件事,他连战场抗命都敢做,这件事他自然也不想就此屈服。

在李继隆看来,有了夏州城握在手里,大宋就可以在此驻兵继而时刻对李继迁形成威吓和震慑之势,这就像时刻顶在李继迁身后的一把利刃。

另外,李继隆还认为宋朝可以在夏州和银州等城池之间再增设诸多的堡垒和军寨并使之连成一线交相呼应,这样不但可以一步步地压缩李继迁的生存空间,还可以在李继迁再次围城作乱之时随时掐断他的后路和补给线。

李继隆的这种想法其实就是后来范仲淹对付西夏的“堡垒战术”

的雏形。

遗憾的是,当李继隆派遣他的弟弟李继和随同秦翰一道回到开封将自己的这一套想法以书面形式奏报给朝廷时,早已对此事达成共识并形成决议的宋朝中书省的各位大佬以及赵光义本人都是不屑一顾,史书对此的记载只有三个字:皆不报。

这就是说朝廷对于李继隆的这份奏请不但不予重视和采纳,更是没有给出任何的回应,换言之,之前下达的拆毁夏州城的指令必须无条件地予以执行。

按照李继隆的这套构想,宋朝势必需要为此而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大搞基建,在这之后还得投入相当的军力去常年驻守这些军寨,如此就涉及到了一个核心的问题——军费开支。

无奈的是,这恰好是宋朝眼下的一大命门之所在。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传统印象里,宋朝很富足,这是一个根本不会为钱财愁的朝代,但事实却绝非如此,终北宋一朝其实都在为钱财愁。

诚然,他们每年挣得很多,但另一个事实就是他们花得比挣得更多,尤其是军费和政府行政开支这两大顽疾更是直到其灭亡之日也未能解决——这正是我们如今所熟知的导致宋朝积重难行的冗兵、冗官和冗费的问题。

关于“三冗”

的问题我们在今后讲述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再来细说。

放之于此时,常年对外作战的宋朝为了在北方尤其是在河北方向防备辽国的入侵已经在军备上面花费甚巨,宋朝甚至是为此不惜牺牲了河北的大量农田改种木林以及广建水塘用以阻挡辽军骑兵的进犯,如果此时在西北方向再养一头吞金兽,那宋朝的财政状况必然会因为军费的暴增而雪上加霜,要知道太宗时期的宋朝在财力上可是没法与后来的真宗、仁宗和神宗时期相提并论。

有鉴于此,宋朝中央政府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审视李继隆的这份申请报告时也就很容易做出将其一棍子直接拍死的决定。

站在他们的立场来看,与其为了对付李继迁这么一个“小土匪”

而大量耗费宋朝的国力,宋朝倒不如索性毁了夏州,这样做虽然很像是“毙敌一千自损八百”

,可如此一来,宋朝自然就不会在一片废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新书推荐: 混在民国当警长,军阀列强都怕我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钢铁先驱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万兽之国(H) 龙族:理综挂科后我被迫屠龙了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乖,再让我亲一口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王朝的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