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正是吕端,赵匡胤当政时期官拜参知政事的吕余庆的亲弟弟,之所以要说吕端是个级倒霉蛋就是因为之前赵廷美任开封府尹的时候他就是开封府的判官。
作为赵廷美的重要幕僚和属官,吕端在赵廷美倒台之前就被赵光义给收拾了一顿,他因为被人告帮助秦王府的人违规购买竹木而被配至商州做司户参军。
后来他忙死忙活地好不容易通过勤恳工作才又重新回到京城再又当上了一名京官——大理寺少卿兼右谏议大夫,可就在这时候幸运女神再又“眷顾”
了这位体态丰硕的幸运星,吕端又被任命为开封府的判官,但这回他是赵光义儿子的属官,想必这次应该没有什么危险了吧?
事实也确实如此,赵元僖担任开封府尹前后共七年,这期间他在工作方面一直是勤勤恳恳且毫无过失。
照此展下去,等到赵元僖登基那天,吕端势必也会跟着一起飞黄腾达,至少将来混个宰相是不在话下。
可是,级倒霉蛋这顶帽子不是谁都可以戴的,吕端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赵元僖会突然间被自己的女人给搞死,而且此事又拔出萝卜带出泥,赵元僖的种种不法之举也随之曝光于赵光义的面前。
于是乎,作为开封府衙的重要官员,吕端也再次被牵连,而他的罪名则是对赵元僖“辅助无状”
,就是说赵元僖会做出那些混账事都是因为吕端等人没有教好他。
等到赵元僖手下的这些官员前往考课院领受最后的处罚时,他们被允许在前往外贬之地前与皇帝见上一面。
这些人见了赵光义都跪地痛哭,但他们不是在为自己的过失或罪名而哭泣,而是在说自己上有老娘下有子孙要供养,这日子实在是过得苦,希望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不要把他们贬得太远更不要削减他们的俸禄,要不然他们实在是没法活了。
待到吕端上前时,这位已经快满六十岁的老头却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他对赵光义说道:“陛下,我之前辅佐秦王时就因为犯事而被处罚过,最后是因为你的恩德我才重新被起用。
如今许王又出事,这都是因为我这个做下属的没有尽到自己的本分,如果你不对我进行重罚,我自己都会觉得过意不去。
所以,请你重重地处罚我吧!”
吕端这话或许是气话,也或许是对于赵元僖之死的自责,但赵光义对此话却是听得格外顺耳。
对于吕端,赵光义其实是非常赏识的,如若不然,仅仅只是因为他曾经是赵廷美的旧部就足以让他永世不能翻身,而赵光义后来派他去给自己的儿子赵元僖做副官更是能够看出赵光义对吕端个人能力及德行的高度认可。
这一次他之所以要贬吕端完全不是因为他真的觉得吕端有罪,而是为了做到“雨露均沾”
,所有赵元僖的下属官吏都被外贬,你吕端自然不能独善其身,要不然这天子的公平和公正之心何在?
对于吕端的这一番慷慨陈词,赵光义回答了他四个字——朕自知卿。
意思就是说,你吕端是什么人我心里是有数的,你就放心去外地上任吧!
果然,在不久之后吕端就再次被召回京城并升任枢密直学士。
又过了几个月,吕端直接升任参知政事。
对一个深情的人来说,夺走他深爱之人的生命绝对能让他感受到人世间最深的痛苦。
那么,要让这个人从这份看似没有边界的痛苦里走出来,最好的办法又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不给答案,因为没有标准答案。
说这个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想说赵元僖在死亡之初确实让赵光义悲痛不已,但当这份爱开始转变为怨恨之后,他心中的郁结也就此慢慢消散。
再者说,他也犯不上为一个忤逆不孝的儿子而伤身伤神,他又不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未来的真龙天子真宗陛下这会儿早就在后台收拾利索准备要登场了。
可叹的是,作为身系天下安危的帝王总是会有诸多的麻烦事随时都在凝聚成团然后在某个时刻突然向他砸过来。
转过年来,时间进